南院展〈琴士圖〉 看古文青談琴說藝 江俊亮 |2024.11.08 語音朗讀 10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唐伯虎〈琴士圖〉(局部),揭示古人彈琴時身處自然之中,呈現出獨而不孤、寡淡自的志趣與形象。圖/故宮南院提供宋代〈琴式烏玉硯〉,將硯台作成琴的形狀。圖/故宮南院提供〈銅胎琺瑯菊花紋箸瓶〉(右)、〈剔紅抱琴圖盒〉(左)及銅箸(前),象徵文人操琴時講究整體空間氛圍雅趣。圖/故宮南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古琴」是文人雅士抒發情志與心靈的寄託,然而需要一些學識與悟性,才能與撫琴者共鳴,成為知音。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即日起以「談琴說藝」為主題,展出明代文人唐伯虎所繪〈琴士圖〉,體會這位「古文青」的藝術風格。故宮南院指出,自古以來,文人常被賦予精通「琴棋書畫」的形象,其中古琴(七絃琴)是文人修身養性的良伴,也是追求淡泊高潔的表徵,故宮南院推出全新的「人氣國寶展」,主題為「談琴說藝」,讓民眾了解古琴超凡脫俗的象徵性。「談琴說藝」將展至明年二月二日。指法多變 詮釋空靈藝境故宮南院以晚清台灣文人林占梅(一八二一─一八六八)的詩〈撫琴〉:「泠泠七絃趣,山水始同心;聲希而味淡,俗耳無知音。」做介紹,讓民眾了解古琴清冷淡泊的聲音,適合潛心獨奏,或與三五好友共賞;因古琴指法複雜多變,詮釋空間大,操琴者往往可藉此傳達個人情志與藝境。唐伯虎〈琴士圖〉是一幅近兩百公分長卷,畫中的琴師被喻為陶淵明,身著白衫席坐山林,輕撫琴絃。畫中的古玩及茶具象徵他超然隱逸的性格,輕靈的線條和淡雅的色彩,烘托出閒適恬淡的氣氛。除了畫中有古琴、箸瓶等香具之外,故宮南院也在展廳中布置真實的香具器物,透過繪畫、古琴、烏玉硯、香箸、箸瓶等器物,為民眾揭示古代文人如何與琴相伴、抒「琴」寄意,在無聲的展覽中,感受古代文人的琴藝與情意。焚香助興 彈琴講究氣氛故宮南院表示,古人彈琴時往往獨坐靜室,焚香裊裊,或身處自然之中,映襯颯颯松聲、潺潺水泉,呈現出獨而不孤、寡淡自適的志趣與形象。唐寅〈琴士圖〉在山石雙松之間,數位僮僕正忙於烹茗煮茶,似乎把書齋搬到了戶外。這次也展出一件元末明初的〈雪夜冰琴〉,是經典琴式,琴面以桐木製成,十三音徽內嵌黃銅管,管面鑲玻璃,琴背書「雪夜冰」琴名;另一件宋代〈琴式烏玉硯〉則將硯台作成琴形,抒發文人在音樂以外的「琴」志與樂趣。明代〈剔紅抱琴圖盒〉與〈銅胎琺瑯菊花紋箸瓶〉,分別是焚香的香盒與香具,顯現文人操琴時講究整體空間氛圍雅趣。另一件明末清初〈琴形玉飾〉,正反面均刻有琴的部件,惟獨正面缺琴弦,稱為「無弦琴」,源自陶淵明撫弄無弦琴時所言:「但得琴中趣,何需弦上音」,象徵文人無聲「琴心」勝有聲。 前一篇文章 MLB大谷左肩動刀 拚春訓回歸 下一篇文章 高中生傾自然組 選系不選校成趨勢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4【詩】追光者2025.09.0805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6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7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8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9《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10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投身特教35年 李添焜獲師鐸獎中央大學赴北極 引燃全大運聖火睽違6年 射箭世錦賽 中華女團反曲弓奪金千年古村 煥發新光彩英國拔河世錦賽 台灣奪5金2銀中小學師資荒 歷史老師兼教家政 作者其他文章明星揮棒助孤老強化寵物中醫術 女大生赴日研修教師齊聚南華 研習生命教育森里號.日出印象石岡熱氣球嘉年華秋霧寫真 夢幻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