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不足 2040全電動車難達標

 |2024.11.03
38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電動汽車數量近年大幅成長,但社區大樓裝充電樁的比率依然很低,原因是住戶擔憂電動車引發火災等安全問題;地方官員直言,中央修法牛步,導致地方和社區無所適從,但沒充電設備怎麼換電動車?想達成行政院宣示2040年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也如天方夜譚。

全國電動汽車從2020年1萬1000餘輛,成長到今年9月底前已近9萬輛,內政部國土管理署3年前提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包括設充電樁前要評估用電安全、須投保公共意外險等,但如今仍只聞樓梯響。

國土署昨表示,修正草案已去年7月提送行政院,待行政院院會討論後,依法制作業程序辦理。

電動車集中在六都,為鼓勵節能減碳,各都均補助社區大樓裝充電樁,但往往在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時卡關,住戶以電動車會起火、電池會爆炸、社區電線老舊、拉線費用高等理由反對,造成社區申領補助的件數偏低、電動車開回家卻無電可充的窘境。

裝設可申領補助  乏人問津

截至今年9月底,北市電動車已有2萬1000餘輛,但迄今只有11個社區申領補助裝設充電樁;新北有1萬1000餘輛,也只有11處社區獲補助裝設;桃園8000餘輛,補助兩年來僅9件;台中1萬2000餘輛,共補助10件;台南7000餘輛,共補助2件;高雄8000多輛,只補助8件。

全國電動車最多的是台北市,北市府建議中央盡快修法,電動車充電樁、電池都要定期檢驗,甚至要強化大廈充電樁設置區的防火避難設施。

「推廣最困難問題應該是經費。」新北工務局表示,台電推行專用充電樁電表,但施工金額昂貴,住戶若沒共識分攤經費,很難推廣;另一方法是直接由車主(住戶)「表後拉電」,但要逐一送件到台電審查,還限定用電上限,程序繁瑣,社區也易生衝突。

社區大樓設充電樁困難重重,但新北市汐止區「忠孝大院」社區管委會設電動車小組,耗時兩年推動充電樁,預計今年底就能完成布建,管委會盼「電動車友善社區」能成為社區名片,也為2050年淨零碳排盡心力。

韓停車場  限制進入車輛電量 

今年8月1日,南韓仁川市某大廈地下停車場,一輛電動車在未充電的情況下,冒出白色濃煙約20秒後起火,又疑似消防安全設備未動作, 造成百餘輛汽車被燒毀。

台北市消防局指出,事發後,南韓修法方向是電動車業者應強制揭露電池製造商的名稱、來源,建議地下停車場只允許電量在90%以下電動車進入,公用停車場等公共設施電動車充電限在80%以下,可供我國修法參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