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種子 非洲農民救命稻草

 |2024.11.02
444觀看次
字級
肯亞乾旱造成野草大量減少,導致成群飛鳥啄食農田的頻率增加。圖為肯亞國家基因庫幫助布西亞郡地區的農民,生產不同顏色的高粱,能有效防止鳥類掠食。圖/取自《衛報》官網
肯亞「韌性種子」計畫,主旨是讓國家基因庫不只保存種子,甚至將種子做基因改良,幫農民種植能對抗旱災的作物。圖為肯亞農民成功基改木薯,這款新品種木薯可對抗塊莖作物常見的病害「木薯褐條病」。圖/取自wanonmedia官網
肯亞國家基因庫的種子技術員,正在整理基因庫內的數千粒種子。圖/取自《衛報》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肯亞中南部基庫尤高地的一條蜿蜒山路旁,坐落著一棟不起眼的政府建築:遺傳資源研究所。這棟建築是肯亞的國家基因庫,除了負責保存傳統作物的種子,更攜手總部位於德國的農作物信託組織(Crop Trust),展開「韌性種子」(Seeds of Resilience)計畫,研發基因改良種子,幫助農民種植能夠對抗旱災的作物。

基因庫是用來儲存和保護資源的設施,通常以種子、DNA樣本或細胞等形式保存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的遺傳材料;目的是確保生物多樣性、防止瀕危的物種滅絕等,在應對氣候變遷和增強農業韌性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韌性種子計畫經理希頓(Matthew Heaton)說:「國家基因庫常常不如大型的國際基因庫那麼受重視,但其實它們最適合用來快速提升當地的抗災能力和營養,因為裡面保存的種子更符合當地的需求和生長環境。」

不讓農民挨餓 開發優良品種

幾十年來,肯亞基因庫一直與研究作物遺傳學的科學家合作,並與其他單位一起開發更優良的作物品種。然而,隨著氣候危機加劇糧食不安全問題,該基因庫保存的大約5萬種作物及種子,將成為農民的救命稻草。

肯亞國家基因庫保存了全國農作物多樣性的3分之1。「韌性種子」計畫則在2019年啟動,為肯亞、衣索比亞、迦納、奈及利亞及尚比亞等國家基因庫,提供財務和技術支持,以保留韌性強、健康與營養豐富的作物品種,並增強對農民的支持。

該研究所負責人奈蒙戈(Desterio Nyamongo)說:「我們本來是一個保存單位,但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我們必須讓工作多樣化,以滿足農民的需求。」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至少28個非洲國家擁有國家基因庫。根據作物信託數據,超過1300名參與「韌性種子」計畫的非洲農民,已在農場上引入了基因庫提供的近300種作物新品種。

肯亞紅頭高粱  能避鳥類啄食

在肯亞和烏干達邊界的布西亞郡鄉村地區(rural Busia county),農民表示,在從基因庫取得新的高粱品種之前,種植這種穀物變得愈發困難。隨著氣候變遷導致鳥類喜愛的野草減少,成群飛鳥啄食農田的頻率增加,而這些鳥類可以輕易摧毀整片穀物田。

50歲當地農婦阿科羅波特(Ruth Akoropot)多年來致力於觀察鳥類的行為模式。她每天在鳥類襲擊高峰時段花上數小時守護農作物,她得出結論:「如果不使用基改種子,所有作物都會被毀滅。」正因如此,來自肯亞基因庫的紅頭高粱品種「Okoto」因為不易受到鳥類啄食,再次在布西亞地區受到農民的喜愛。

「我的祖父多年前曾經種植這種紅色高粱,他會把高粱碾磨到非常細,混合甜香蕉汁,放置一夜讓其發酵,那是一種非常清涼的飲品。」阿科羅波特表示,這個品種作為玉米餐(Ugali)的配料相當飽足,她的孫子們認為它非常美味,尤其是煮成高粱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