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明哲
孩子回到家,窩在沙發上盯著手機,時而發笑,時而皺眉,一個小時過去了,幾個鐘頭過去了,依然定在原位。「該洗碗了,該洗澡了,藥吃了沒?」平淡口氣的幾個問題問完後,情緒開始湧動;該發飆嗎?
耐著性子走過去看看孩子在看啥?偶像動態、群組訊息、補習班解答,應有盡有,他們其實是自有天地的。課業、生活壓力大,難得有放鬆的時刻,幹嘛干涉呢?我們擔心的是用眼過度、耽誤正事,適時提醒就行,沒必要打斷他正在興頭上的活動,平白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出發點是愛和關心,若收到反效果,絕對不樂見。當我們放下手機、關掉電視,開啟聊天模式時,孩子是不是會有相同的舉動呢?相處是需要練習的,千萬不要自己忙翻時忽略家人的感受,一閒下來就以為孩子不用心,這樣只是徒增衝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