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每年10月是環境部訂定的手機回收月,目前國內手機回收率僅約12%。為提高回收率,環境部今年新增5家企業通路擴大回收管道,並要求手機製造及輸入業者在2026年達成15%的手機循環率,否則將面臨最高30萬元的罰款。
自2019年以來,每年10月的手機回收活動獲得民眾熱烈響應。回收數量由2019年的2.3萬支穩步增長至2023年的8.1萬支,增長超過3倍。今年環境部新增5家企業通路,加強回收便利性,並與台灣三星、華碩、小米、索尼及多家電信公司和便利商店合作,共同設立超過1萬4300個回收點。
循環署呼籲民眾在回收手機前,應遵循「檢」、「刪」、「排」三步驟,定期檢視不使用的手機,先刪除個資後,再交給清潔隊或回收通路。可透過備份資料和重置系統來清除資料,對於故障無法開機的手機,則可透過破壞傳輸孔的方式防止個資外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