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木活字印刷 現代依舊搶手

 |2024.10.01
427觀看次
字級
邱恒勇在福州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上,展示寧化木活字印刷流程中的刻字。圖/中新社
邱恒勇在自己的工作室整理字庫。圖/中新社
邱恒勇(右)在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背景牆前,介紹由他和弟子巫松根手刻的木活字。這張背景牆是由274個真實木活字排列出的版面。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福建省寧化縣的木活字印刷術歷史悠久,是中國大陸有幸保留下來並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邱恒勇是省級非遺項目「木活字印刷術 (寧化)」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4歲時跟隨父親邱爐明學習木活字印刷術,幾年後就能獨立完成檢字、排版、切紙、刷印等十幾道木活字印刷工序。

如今,邱恒勇在傳承這項技藝的同時,致力於挖掘其藝術價值,力爭使古老的木活字印刷術煥發新的生機,現為邱家第4代木活字傳人。

現存近40萬枚 多用刻印族譜

目前已發現的木活字印刷術,僅存於福建寧化和浙江省瑞安市的東源村。寧化是聞名海內外的「客家祖地」,當地客家人歷來重視族譜的修訂與印製。寧化現有木活字近40萬枚,取材多用梨木、荷木,既有祖傳也有新刻的,主要用於印製族譜,有時也用來刻印經書。

20世紀8、90年代是寧化木活字印刷的黃金時期,上百名木活字印刷技師活躍在寧化各地及周邊縣市。隨著科技的發展,修譜大多選擇電腦排印,木活字印刷術在當地逐漸沒落,技師紛紛轉行,但也有不少技師選擇堅守,並從新技術裡找到新商機,邱恒勇1999年接替父親工作,成為文林堂負責人,開始獨立修譜。

邱恒勇傳承祖先所授技藝精髓,他所刻木活字以新宋體為主,筆畫整齊、剛勁,用刀乾淨、俐落,印刷墨色濃淡適度,無雜絲,迅速快捷,書本裝訂美觀大方。

積極開拓市場 力求多元發展

2010年,中國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寧化木活字印刷術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大陸首個印刷文化保護基地──中國印刷博物館福建印刷文化保護基地在寧化設立;2016年,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設立,使寧化木活字印刷術得以更好地保護、利用和傳承,煥發新的活力。

作為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駐館技師,邱恒勇屢屢前往上海、深圳、廈門、福州等地參加展會,積極推介木活字印刷術;告別單一的線下修譜模式,積極開拓網路市場,轉向木活字工藝品、書本印刷、經典文本印刷工藝品、個性印章等多元化發展,適應不同人群的個性需求,讓冷清的木活字重煥生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