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木活字印刷 現代依舊搶手 |2024.10.01 語音朗讀 4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邱恒勇在福州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上,展示寧化木活字印刷流程中的刻字。圖/中新社邱恒勇在自己的工作室整理字庫。圖/中新社邱恒勇(右)在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背景牆前,介紹由他和弟子巫松根手刻的木活字。這張背景牆是由274個真實木活字排列出的版面。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福建省寧化縣的木活字印刷術歷史悠久,是中國大陸有幸保留下來並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邱恒勇是省級非遺項目「木活字印刷術 (寧化)」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4歲時跟隨父親邱爐明學習木活字印刷術,幾年後就能獨立完成檢字、排版、切紙、刷印等十幾道木活字印刷工序。如今,邱恒勇在傳承這項技藝的同時,致力於挖掘其藝術價值,力爭使古老的木活字印刷術煥發新的生機,現為邱家第4代木活字傳人。現存近40萬枚 多用刻印族譜目前已發現的木活字印刷術,僅存於福建寧化和浙江省瑞安市的東源村。寧化是聞名海內外的「客家祖地」,當地客家人歷來重視族譜的修訂與印製。寧化現有木活字近40萬枚,取材多用梨木、荷木,既有祖傳也有新刻的,主要用於印製族譜,有時也用來刻印經書。20世紀8、90年代是寧化木活字印刷的黃金時期,上百名木活字印刷技師活躍在寧化各地及周邊縣市。隨著科技的發展,修譜大多選擇電腦排印,木活字印刷術在當地逐漸沒落,技師紛紛轉行,但也有不少技師選擇堅守,並從新技術裡找到新商機,邱恒勇1999年接替父親工作,成為文林堂負責人,開始獨立修譜。邱恒勇傳承祖先所授技藝精髓,他所刻木活字以新宋體為主,筆畫整齊、剛勁,用刀乾淨、俐落,印刷墨色濃淡適度,無雜絲,迅速快捷,書本裝訂美觀大方。積極開拓市場 力求多元發展2010年,中國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寧化木活字印刷術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大陸首個印刷文化保護基地──中國印刷博物館福建印刷文化保護基地在寧化設立;2016年,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設立,使寧化木活字印刷術得以更好地保護、利用和傳承,煥發新的活力。作為中國印刷博物館寧化分館駐館技師,邱恒勇屢屢前往上海、深圳、廈門、福州等地參加展會,積極推介木活字印刷術;告別單一的線下修譜模式,積極開拓網路市場,轉向木活字工藝品、書本印刷、經典文本印刷工藝品、個性印章等多元化發展,適應不同人群的個性需求,讓冷清的木活字重煥生機。 前一篇文章 南華3學子 獲「彩墨新人賞」 下一篇文章 《古早台味點心圖鑑》揭密 台式馬卡龍 本名叫「牛粒」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5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6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7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⑬2025.08.1610台灣醫療外交 傳承愛與責任2025.08.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故宮珍寶9月到捷克 秀東方神鬼傳奇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閩南紅磚雕藝術品老屋地圖 探索城市之美辛辛那提網賽 小蠻牛封王、斯威雅蒂封后眾人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