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積電和三星電子正討論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興建超大晶圓廠,若落實將翻轉未來幾年的半導體產業格局,並為中東地區人工智慧(AI)投資奠下基礎。台積電則回應,目前並沒有新的海外投資具體計畫。專家表示,阿聯缺乏晶片製造供應鏈,要爭取工程人才是個問題。
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高層最近訪問阿聯,討論在當地設立一座規模和台灣最大和最先進設施不相上下的廠區。此外,三星電子也考慮未來幾年在當地建立大型新晶片製造事業,三星電子高層主管最近訪問阿聯討論此一可能性。
建案規模 總成本逾千億美元
報導說,這些討論仍在初步階段,這表示相關計畫最後可能不會有進展。根據正在討論的初期條件,相關計畫將由阿聯政府出資,總部在阿布達比的主權投資機構Mubadala開發公司將居中扮演要角。消息人士表示,廣泛目標是增加全球晶片產量,也有助降低晶片價格,同時不影響晶片製造商的獲利。
Mubadala發言人表示,阿聯官方支持的MGX公司主導阿布達比幾個最重要的AI投資,已將半導體製造列為核心項目,並「和全世界各地合作夥伴定期對話」,但目前在阿聯尚無具體的建設計畫。阿布達比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的主權財富基金,Mubadala投資組合截至去年價值3000億美元。
台積電則指出,台積公司始終以開放的態度歡迎促進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建設性討論。然而,「我們正專注於現有的全球布局專案,目前並沒有新的海外投資具體計畫」。
一旦崛起 恐引起美國疑慮
據報導,台積電和三星電子有此討論,一方面反映阿聯發展科技業雄心,同時突顯全球都想提供資金擴大晶片製造,滿足AI熱潮需求。由於成本近年來不斷上升,光蓋一座先進晶圓廠即需耗資200億美元。在阿聯討論的建案規模涉及可容納多座工廠的廠區,總成本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
不過,政府官員和產業高層說,在阿聯建廠仍有尚待克服的重大技術和政治障礙。其中一大顧慮是,晶片製造需要大量超純水,用於清洗矽蝕刻電路後的晶圓,阿聯大部分淡水是海水淡化產生,要進行大規模淨化。
儘管如此,阿聯仍積極爭取成為AI的區域重鎮和測試基地,有意支持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提過的擴建AI產能的遠大計畫。
此外,阿聯一旦崛起為AI強國,也會引起了美國政府的疑慮。美國希望確保阿聯不會向中國大陸輸出敏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