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藥品清單 食藥署擬逐年更新

 |2024.09.24
20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食藥署最新公告必要藥品清單,新增120項,刪除4項,新增最多前3項分別為抗腫瘤及免疫調節劑,有27個品項,抗感染藥品19個品項,及心血管藥品18個品項,也納入目前短缺的注射及沖洗用生理食鹽水等藥品。過去必要藥品清單每2年公布1次,食藥署表示,為更符合國內臨床使用情形,未來將每年檢討更新,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昨天表示,依《藥事法》規定,過去必要藥品清單主要配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更新頻率,所以每2年修訂1次,但國內藥品供應情形變化大,為更符合國內臨床使用情形,未來將每年檢討更新,上一次公布必要藥品清單時間,是在去年11月 。

新增必要藥品包括標靶藥物、抗瘙癢藥品等。王德原說,這些藥品為內科等醫學會專家建議,於臨床上患者有使用的必要性而納入,其中新納入的血管收縮素轉換酶抑制、血管張力素受體抑制,或重金屬螯合劑(DMPS)解毒劑屬於急救藥品,將持續檢視、更新。

給付3限制 癌友被拒門外

近年來,健保署加快癌症新藥的給付速度,但對於許多癌友來說,卻可能看得到、吃不到,因健保設下「限縮時間或療程」、「限制使用對象」、「不得並用或替換」等3大條件。

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統計,2019至今年4月,共有48項抗癌新藥納入給付,但其中超過66%藥物限縮給付條件,並未符合國際臨床指引。

其中,16項血液癌症新藥均遭設限,乳癌8項新藥中則有5種藥物被限縮用藥資格。至於位居10大癌症之首的肺癌,8項新藥中則有4種藥物被限縮。

案例陳媽媽4年前因久咳而就醫,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基因檢測結果是罕見基因突變,醫師建議,併用2種標靶藥物,每月藥費約14萬元,1年存活率不到4成,與家人討論後,自費用藥,迄今支付逾700萬元。健保年初給付雙標靶藥物,但條件竟為「需化療失敗」,她被拒於門外。

陳媽媽家人表示,年初肺癌新藥納入健保,當時全家覺得壓力變輕,但得知必須符合「化療失敗」,始能申請給付時,令人覺得無奈又無力,想不通為何必須先做化療,才能申請?每月藥費十幾萬,不知還可燒多久,「真的沒有生病的權利」。

最好藥物 醫籲用在第一線

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表示,血癌新藥被限縮情況同樣嚴峻,許多病人只能自費用藥,咬牙苦撐,有些則是直接放棄治療,或自行遞減藥量,宛如慢性死亡。如果將最好的藥物用於第一線治療,才能提升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