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旅人】921地震教育園區的啟示

文/王克崇 |2024.09.21
871觀看次
字級
斷裂扭曲的校舍,彷彿時間膠囊記錄著921那夜的驚悚。圖/王克崇

文/王克崇

今年4月初的幾次劇烈天搖地動,引發了自921車籠埔斷層地震以來,台灣規模第二大的地震,讓日常對小地震習以為常的人們,又再一次想起25年前的921大地震所帶來的創痛。

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生活其上的人們不得不與地震共處,自921地震之後,儘管法規修訂以期未來能減少類似或更大規模的地震所帶來的損害,但畢竟災害無情,誰也無法預測下次地震會帶來怎樣的威力。

來到台中霧峰的光復新村,這個以歐洲花園城市規畫的老眷村,雖早已人去樓空多時,但因地方政府的創星計畫「以住代護」,因而慢慢引進了不少人潮移居,儼然成為一個新興的觀光景點。

但在懷舊眷村旁的舊光復國中一隅,保留著地牛翻身當下,隆起的地表與坍塌的教室,紀錄的是921大地震那夜所帶來的震損回憶。

原本應是正值青春洋溢孩子們,運動的操場下隱埋的竟是長長的車籠埔斷層之一部分,那一夜劇烈的震動拉扯,留下的是驚達數人之高的隆起地勢。

操場旁的南棟教室,數支鋼鐵支柱撐著龜裂斑駁卻未傾圮的建築物,頂樓的水箱,書寫著大大的時間膠囊,彷彿在對來訪的人們,述說著921地震那夜的驚悚及無助。

而另一邊坍塌的北棟教室,原本三層樓高建物,壓縮到僅約一層樓的高度,對比教室原本的照片,方知破壞程度之驚人。在震驚於921地震的威力之餘,館方也利用了其他的空間,述說著台灣地震史、921那一夜的故事,並教育到訪的人們地震相關知識。

生活在地震火環帶的我們,不得不和地震共存,也無法預測下一次震災的到來,只能有備無患,多儲備防災避險的常識和能力,將相關災害減到最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