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嬉遊記】葉哲邑 成功研發健康食品

文/跨界真人圖書館 |2024.09.13
439觀看次
字級

文/跨界真人圖書館

曾是職業軍人的葉哲邑,因父親身體不適,毅然決然結束八年軍旅生涯,回到家中,開始逐步學習管理經營食品加工廠。

原本葉哲邑可安穩承接家業,但因父母從中年起即罹患糖尿病,因而跟姐姐葉俞彤一起研發無精緻澱粉的產品,讓父母與自己可以吃得開心且放心。歷經兩年多不斷嘗試,最後成功做出家人都稱讚的麵包,並且成功創業,不僅造福家人,也惠及其他有同樣需求,愛烘焙與麵點的人士。

「雖然研發方向正確,卻因為必須在無精緻澱粉的情況下,做出能接近百分之九十口感及香氣的麵包、吐司、鬆餅、麵條、水餃皮……等,花了很多時間,也投入不少經費。」葉哲邑說道。

所幸研發過程遇到許多貴人,葉哲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吐司工廠老闆,願意配合試驗生產,一起不斷嘗試,成功做出成品的那一天,工廠老闆、葉哲邑與姐姐三人激動萬分!

「能提供消費者更美味且兼具營養的健康選擇,是這份工作最具意義的部分。」葉哲邑說。麵粉一旦洗掉澱粉,概略區分為兩大類:小麥蛋白(即麩質)與小麥纖維,換言之,如能享受吃麵包的快樂,卻實際吃的是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對因罹病須忌口和有飲食計畫的人士而言,都是更健康的選擇。

不過也因為材料絕大多數由歐美進口,成本相較一般麵粉高出不只十倍,目前通路僅鎖定B to B(供應烘焙工廠或連鎖餐廳),另有品牌產品在各大商城上銷售。葉哲邑說:「糖尿病是二十一世紀的文明病,先進國家都有類似的困擾,因此目前已有馬來西亞等多國,主動採購及洽談經銷事宜。」

繼推出無化學添加物的品牌,葉哲邑再接再厲成立另一個無精緻澱粉的品牌。葉哲邑認為,從事食品原料與產品的傳統與創新研發,需要具備的不僅是專業知識,還要有不斷堅持的熱情與使命感。

不過,葉哲邑強調,創業維艱,但絕不可忽略家庭與事業的平衡。「能在享受工作的同時,也讓家人快樂幸福,是我保持高效工作的動力來源。」

他給不清楚未來方向的學生們的建議是,合法前提下,能直接認識社會環境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打工,了解賺錢並不容易,並能從中找到自己有熱情的行業持續前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