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方調查京華城案,昨日首次提訊民眾黨主席、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圖左)、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
圖/黃義書
檢方調查京華城案,昨日首次提訊民眾黨主席、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圖右)。
圖/黃義書
【本報台北訊】檢廉偵辦京華城容積率弊案,繼前天下午提訊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後,昨天再展開新一波行動,昨上午提訊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約午間12時搭乘囚車還押。台北地檢署昨首度提訊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柯文哲穿黃色上衣、短褲及藍白拖前往地檢署應訊3個多小時,傍晚還押看守所。據了解,提訊沈、彭二人,主要都在釐清京華城案中柯文哲扮演的角色。
檢方昨下午提訊柯文哲,柯搭囚車於下午1時18分抵達北檢,雙手上銬,身著鮮黃色上衣、短褲、腳踩藍白拖,有媒體問是否有收賄及圖利?柯文哲神情凝重,雙眼直視前方未回應。柯文哲接受檢方訊問後,搭乘昨傍晚5時許的囚車,還押北所。
除了柯文哲及彭振聲外,檢廉昨天也以證人身分約談時任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副總工程司袁如瑩,釐清京華城案容積率相關疑點和流程;袁女經廉政署訊問後,昨下午移送北檢複訊,檢察官訊後請回。
特定媒體放消息
如三中案再現
鏡周刊昨報導「柯文哲1500解密」,描述疑似檢廉偵辦京華城案的詳盡細節,台北地檢署昨仍回應「不予置評,無法證實」。北檢前天才表示已主動分他字案調查是否有人洩密,昨天周刊又有「鉅細靡遺」內容,是否有人違反偵查不公開,再度引發討論。
檢方偵辦京華城案以來,持續有特定媒體先掌握偵查內容,北檢一再強調絕無洩漏任何偵查內容予特定媒體,亦無假藉媒體放話或圖利特定媒體之情事,卻始終無法防杜只有專案人員掌握的疑似偵查內容外流,引發外界抨擊。
有特定周刊頻報導偵辦內容,被質疑和當年檢方偵辦前總統馬英九的三中案如出一轍。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感嘆,同樣的特定周刊,到現在還在放消息,只是這次對象變成柯文哲;他這次要拭目以待,宣稱已分案調查「偵查不公開」的北檢,這次會不會自己簽結?
監委直言:
檢警調與媒體共生
對於台灣司法一直為人詬病時常有「違反偵查不公開」的情形,監察委員高涌誠表示,檢警調和媒體確實有共生的關係,且我國訴訟制度使然,常常需要先強制處分再蒐集證據,多少也會出現「押人取供」的問題。
高涌誠表示,他曾做過2個調查報告,包含7、8個案件,其中知名案件「媽媽嘴案」及前總統馬英九的三中案,當時調查的結果,監察委員認為北檢的確有違反偵查不公開、有洩密的狀況。以「媽媽嘴案」為例,當時監院就曾約詢檢察官、警察,但一樣都沒辦法查到是誰洩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