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殿梁架遺存彩畫遺跡,多幅飛天為男相。圖/取自新華網
步入大雄殿,能仰望9公尺高的7尊彩塑大佛與協侍。圖/取自遼寧省文化旅遊廳網站
【本報綜合報導】電影《一代宗師》裡,章子怡飾演的宮二決意復仇時,踏入一座古寺,大殿外青燈光影斑駁,牆壁上佛影若現,陽光灑落而入……這些令人震撼的畫面,出自中國大陸遼寧的千年古刹奉國寺大雄殿,目前,大雄殿彩繪泥塑一期修復工程正進入尾聲,期盼讓這些佛像、壁畫持續為大眾說法。
遼代木構遺跡 面積最大建築
這座始建於遼開泰9年(1020年)的古寺,幾經戰火、強震仍挺健高聳,讓人好奇到底如何保存千年不朽。原義縣文化旅遊發展服務中心主任于鳳雷指出,主要是榫卯結構抗震性能強勁,這是祖先傳承下來的「黑科技」,也被譽為「萬年牢」。
奉國寺俗稱大佛寺,有「遼西佛國」之稱,保存中國古代佛教寺院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寶殿,以及精美彩塑佛像群。原義縣文物局局長王飛說,奉國寺集木構建築、彩繪泥塑、建築彩繪、古代壁畫、歷代碑刻於一體,具有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大雄殿是將中國古代建築技術與歷史文化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
奉國寺的標誌性古建築大雄殿,整體面積就超過1800平方公尺,是大陸遼代木構遺跡中,面積最大的建築;整個殿宇上承唐代遺風,下啟遼、金寺院格局,整體結構由梁、柱枋、斗拱木支撐,完整體現遼代木構建築風貌,于鳳雷表示,大雄殿是中國古代建築中最大的單檐木構建築,被譽為「中國第一大雄寶殿」,代表遼代乃至中國古代佛教建築的最高成就。
在元朝滅金的戰爭中,上千座古寺遭破壞,奉國寺避開戰火而獨存,且多次在大規模地震中無恙。對此,于鳳雷解釋,中國古代木構建築因其獨特的建築形式,與結構性能而著稱於世,重要特徵在於採用榫卯結構。
步入大雄殿,仰望9公尺高的7尊彩塑大佛,對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欣賞,會形成不斷變化的美感。每尊佛前左右各有一尊脅侍菩薩,諸菩薩兩足踏蓮花,面容端莊秀美。
大雄殿頂部梁架 畫有男相飛天
在大雄殿頂部梁架上,還遺存約2400平方公尺的遼代建築彩繪遺跡,四面牆上還有元、明歷代描繪的壁畫,歷經滄桑但依然保持風韻。
于鳳雷說,過去工匠會在梁枋上塗顏料,用來防蛀、防潮,後來發展成各式各樣的彩畫,大雄殿梁架上除了有牡丹花、蓮花等圖像,其中42幅飛天為男相,有學者評論精美程度能與媲美敦煌壁畫。
「奉國寺大雄殿遼代彩繪,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古代木構建築彩畫,稀世珍貴。」王飛說,它體現在遼代彩繪保留了盛唐時期的文化藝術,例如,技法、色彩等。
奉國寺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瑰寶,也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1961年奉國寺被大陸國務院確立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奉國寺憑藉「遼代木構建築」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