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五十七歲陳小姐,生活規律,向來健康,卻在今年健檢的乳房攝影,發現雙側乳房「微鈣化」,轉診基隆長庚做切片病理化驗,證實罹患乳腺管原位癌。她希望治療傷口小,且後續不要再接受輔助的放射線治療,因此醫療團隊運用先進的達文西手術進行乳房全切除,再以立即「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完成立即性乳房重建;術後恢復良好,也以正面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人生。
基隆長庚一般外科醫師簡禔萱表示,乳房鈣化在乳房攝影上極為常見,一般來說在乳房篩檢時被通知到乳房有「鈣化」不需過於恐慌,但仍要進一步檢查及判斷偏向良性鈣化,或是有疑慮、需進一步處理的鈣化。
簡禔萱說,若是像爆米花或是大顆的粗鈣化,屬於典型良性鈣化;但若是群聚細沙狀微鈣化或是微鈣化形狀多變或是沿著乳管分布,則需要進一步切片做病理確認。而不論是粗鈣化或是微鈣化,都無法摸到或是用觸診診斷,甚至超音波都非常難看到,因此「乳房攝影」對乳房鈣化的診斷非常重要。
簡禔萱指出,乳腺管原位癌如同其名,惡性細胞就在原位,若無變異就在乳房持續長大,不會轉移至淋巴或是其他器官;但若細胞產生變異、變成乳癌,則可能侵犯至皮膚、肌肉、淋巴,甚至轉移至其他遠端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