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26線香蕉灣路段供陸蟹穿越的廊道,今年再以咕咾石與漂流木等強化微棲地功能。圖/公路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墾丁台26線香蕉灣路段,為全台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曾記錄陸蟹種類高達62種,為全台95%陸蟹種類集中熱區,過去頻傳陸蟹往海邊釋放幼體遭路殺事件,為此交通部公路局自2017年起設置陸蟹廊道,今年更為強化陸蟹微棲地功能,打造「陸蟹廊道3.0」,讓路殺減少81%,避免陸蟹穿越馬路被碾成「蟹餅」。
台26線船帆石-砂島(38K-42K)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途經旅遊景點船帆石、香蕉灣生態保護區及砂島生態保護區,可欣賞世界最北端的熱帶海岸林、獨特的珊瑚礁岩地形以及陸蟹生態,而在此路段曾記錄陸蟹種類高達62種,為全台95%陸蟹種類集中熱區。
交通部日前率隊南下視察墾丁陸蟹廊道,劉烘昌博士指出,1隻陸蟹抱卵可達30萬至50萬顆,生殖季約在5至11月區間,陸蟹會穿越馬路到海邊釋幼。
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長陳貴芳指出,「陸蟹廊道3.0」以咕咾石與漂流木等自然素材鋪設於陸蟹廊道內,強化陸蟹廊道的微棲地功能,將受道路切割的網絡縫合,達到「還路於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