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河馬是野生動物中殺人最多的物種,甚至比鱷魚還多,因為牠們極具攻擊性。如果路被其他生物擋住去路,河馬便會狂暴地衝向障礙物展開攻擊。
河馬肥胖的身軀沒有一根毛,也沒有汗腺,卻會分泌出一種紅色的黏性液體,保護皮膚免受脫水龜裂。河馬走路時不但邊走邊排大小便,還會用牠的尾巴把糞便撥向四周。在同類爭執中,河馬有時更會把糞便當暗器撥向對方。
河馬一般喜歡棲息在河流附近沼澤地和有蘆葦的地方,它們極善游泳,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中 ,潛伏水下時一般每3、5分鐘把頭露出水面呼吸一次,但它們也可潛伏約半小時不出水面換氣。雖然這種動物看起來笨重而憨厚,實際上在岸上的奔跑速度遠比人要快。
除了河馬之外,犀牛也很凶猛。由於1994年1公斤犀牛角在遠東地區價值約 6 萬美元,所以盜獵情形相當嚴重。
盜獵犀牛的行為,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 2600 年,為的是犀牛角與其身體其它部位的神奇與催情功效。在蘇門答臘民眾喝下混有犀牛角屑的飲料來清腸胃。
非洲政府決定採取保護政策,辛巴威反盜獵巡邏隊員已得到政府許可,為了保護僅餘的犀牛,可以當場槍殺盜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