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台灣民眾在政府開放山林後興起登山熱潮,但迷途及意外事故也開始頻傳。專家指出,有許多迷路的登山客並非真的受困,有一半以上都是欠缺裝備,因此民眾在登山前應該要準備好物資,下載離線地圖、租借衛星定位設備以保障自己安全。
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組長周祐陞表示,山域事故類型中以報案迷路最多,大概超過四成,其次就是受傷占兩成。山域意外會增加,是因之前疫情時沒辦法出國旅遊,所以民眾就轉往郊外走。但台灣在面山面海教育這個區塊其實是不足的,登山會發生意外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沒有準備好,民眾要去郊區前須要有足夠的認知及責任感。
周祐陞指出,預防發生山域事故最重要的就是先看天氣預報,至少要預查到七天,並用手機下載離線地圖,入山之後開地圖搭配GPS。再來就是事前要鍛鍊體能,以及攜帶的物資,比如衣著、食物、飲用水、手機、照明燈及哨子等。
台灣樂山協會山域搜救隊教練劉崑耀指出,消防單位的報案認定把受困在山上的統稱做迷路,其實有一半以上都只是缺乏裝備,或是遲歸,消防人員出勤的山域救援中有很多都屬於為民服務,比如送頭燈、送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