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土計畫法》明年上路,各縣市正著手畫設國土功能分區圖。審計部報告指出,依新法所畫設山坡地農地,將比過去增加32萬500公頃,增幅136.44%,有大量解放山坡地空白地之虞,恐不利國土保安及水土保持。
但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此數據僅是推估,並非實際情形,待各縣市繳交功能分區圖,將會同農業部依實際環境檢視狀況。
審計部去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國土署2021年6月檢送國土功能分區及分類與使用地畫設作業手冊給各縣市政府,做為畫設參考。
審計部檢視手冊後,發現農業發展地區第三類(通稱山坡地農地)畫設,是將山坡地範圍內依原本《區域計畫法》畫定的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及山坡地保育區等的農牧用地、林業用地、養殖用地,與未編定使用地的森林區、山坡地保育區及風景區等土地都納入;其餘尚未納入國土功能分區及其使用類別的山坡地也一併畫入。
綜觀各地方政府於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依該手冊畫設的縣市國土計畫,全國山坡地農地總面積為55萬5400公頃,增幅達136.44%。
審計部認為,此舉有大量解放山坡地空白地之虞,後續若經由土地權利關係人直接依法從事農業使用或興建農業設施,恐不利山坡地的國土保安及水土保持。
國土署強調,手冊只是訂定原則,縣市政府須依實際情況和農業部規定去畫定,因此該數據只是推估,和實際情況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