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順應年輕潮流 縮短年齡鴻溝

文/馬鈺龍 (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傳系系主任) |2024.08.09
319觀看次
字級

文/馬鈺龍 (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傳系系主任)

夏季奧運從1896年開辦,已經邁進第128年,就生理年齡來看,已經屬於「人瑞級」的老者。但奧運並不服老,除了延續在國際體壇的影響力,更希望貼近年輕族群,吸引新世代人類的注意,延續奧運永續經營的精神。

奧運新增霹靂舞、運動滑板、攀岩與衝浪4種運動,再加上一向受到年輕族群喜愛的BMX自由車,這些充滿活力的青春氣息的運動,比賽期間一票難求,電視轉播收視率也節節上升。

這幾項運動的獎牌得主的年齡多落在18歲左右,14歲的澳洲女孩特魯(Arisa Trew),一舉拿下女子滑板公園賽金牌,為澳洲歷來最年輕的金牌得主。

國際奧會主席巴哈(Thomas Bach)表示,現在年輕人有太多運動可以關注,不應期待年輕人會主動關心奧運的賽事,所以應該主動找上年輕人。

如果奧運老到連年輕人都不願接近,勢必要被淘汰。國際上有太多年輕族群喜歡參與的運動,依他們的邏輯,運動不是只有賽跑、游泳,也不是要先讀懂繁雜的規則才知道如何分出勝負。

奧運年輕化,從舉辦的運動種類可以看出,上個世紀的傳統競技項目開始有了改變。國際奧會改變「菜單」,除了有傳統大菜也備有可口的小吃,尤其要抓得住年輕人的胃口,更不能讓出生在數位時代的年輕人跟奧運產生距離。

國際奧會更在今年7月決議,要在2025年創辦奧林匹克電競運動會,比賽選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這個創舉讓國際奧會對外高呼,「我們也跟上了數位革命,證明奧運品牌與其所代表的價值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十分強烈。」

過去兩年,沙烏地阿拉伯舉辦大型電競國際賽事,已經接待來自80多國、超過1700名的精英選手參賽,且吸引近 400萬名粉絲在當地觀賽,全球各地透過直播觀賞人次達到13億,參與群眾的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

當體壇還在討論電子競技(eSports)算不算競技運動時,電子競技已經「奧運」化,有了奧運五環的加持,不久的將來說不定就看到它成為奧運會的競賽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