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自己沒照顧好 憑什麼照顧別人

◎記者曹銘宗 |2008.07.05
1090觀看次
字級

很多人去做義工,或許希望尋求社會的肯定,但如果把自己的家庭問題放著不管,甚至造成了社會問題,這樣做義工對社會又有什麼意義…

媒體報導,高雄市有位做資源回收義工的婦人,她的女兒因為缺乏家庭照顧變成遊民,並且是收容所常客,社工人員勸她要好好照顧女兒,她說:「我做義工很忙,沒空管兒女!」

根據警方調查,這位婦人有2子1女,丈夫已過世。她的女兒「小莉」今年已25歲,常披頭散髮、衣著邋遢四處遊走,喜歡蹲在超商門口,有時被警方帶回家,有時被安置在遊民收容所。 

社工人員找到婦人家裡,但無人應門。鄰居說,婦人每天忙著做資源回收,當作「做功德」,但對女兒走失卻從不尋找,也不報案。社工人員只好請鄰居轉告婦人,請她趕快到收容所把女兒領回家。 

過了幾天,婦人才前往收容所。社工人員請她要管好女兒,並帶女兒去接受治療,不然遇到歹徒就糟了。婦人卻說,她忙著做義工,沒空帶女兒看病;女兒如果走失了,也有警察或好心人會送回家,不必她操心。當地派出所的警員說,他們常接獲報案後護送「小莉」回家,已不知有多少次了,「孩子的媽都不管了,警察也沒辦法!」

有心做義工的母親,為什麼會無心照顧自己的女兒呢?只根據媒體報導無法了解全部真相,或許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知這位婦人的家庭出了什麼問題。但這則新聞卻讓人想到:有很多人在接觸宗教後,因為忙著宗教的事或做義工,忽略了照顧家庭的責任,結果引起家人抱怨,家庭失和,夫妻反目,最後也影響到自己。

常聽說有女眾的先生向佛教法師抱怨:「太太學佛後,家裡的事就都不管了。」有一位先生甚至前去向法師抗議,因為他太太花了很多時間做佛教的功課,卻不再接送小孩上下課;他下班回家肚子餓了,他太太做義工不在家,就叫他帶小孩去外面的餐廳吃飯。

還有的先生說:「我家不是很寬裕,但太太卻常拿錢去布施。」「我家買菜的錢本來不多,但太太還扣下一些去捐獻。」「我太太整天念佛,說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聽了都快煩死了。」

有的女信徒以教規、戒律為由,不想再與先生同房,最後造成離婚或家暴事件。有的男信徒在學佛後對妻子變得冷淡,讓妻子心中疑惑,不知是自己做錯還是先生有外遇?

曾有先生不滿妻子學佛後變得不顧家庭,一氣之下剪破妻子的海青,並把妻子的經書全部燒掉。

還有一位有錢人的太太,因為家裡有女傭,她就整天跑道場、做義工,很少回家。幾年後,她才發現先生已有外遇,並且要和她離婚。

對於這種因信教而忽略家庭的現象,先不談不符宗教的教義,就從最基本做人做事的道理來說,也是充滿矛盾的。就像傳統格言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有照顧好,憑什麼再去照顧別人呢?

很多人去做義工,或許希望尋求社會的肯定,但如果把自己的家庭問題放著不管,甚至造成了社會問題,這樣做義工對社會又有什麼意義呢?

再從宗教來說,信仰是為了提升自己,尤其佛教講佛法不離世間法,學佛的人如果無法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上,甚至學佛還沒學好就先和家人結下惡緣,豈不是本未倒置,又有什麼功德可言呢?

另一方面,在家眾與出家眾在修行上也是不同的。出家眾應該全心全意在各種修行的功課上,但在家眾卻不應該因為做功課、當義工而影響了夫妻感情、親子關係、朋友情誼等,否則豈不讓學佛變成了罪過?

更進一步來說,虔誠的宗教信徒都有傳教、弘法的信念,希望別人與自己有相同的信仰。基督教徒可以讓別人從自己身上看到基督的愛,佛教徒可以讓別人從自己身上看到佛陀的慈悲與智慧,這樣才能真正吸引別人認同自己信仰的宗教。如果一個信徒的言行引人非議,反而造成別人對這個宗教產生負面的看法。

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在修行上應該先盡到自己的本分,尤其很多婦女要扮好妻子、母親的角色,把分內的事都做好了,再利用多餘的時間來做功課、當義工,而且要讓別人看到自己學佛後在生活、習性上的改善和進步,這樣才可能也把親朋好友帶進佛門,於己於人都有益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