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溺愛自己

◎鄭石岩 |2008.07.05
1042觀看次
字級

人不能溺愛自己,更不能縱容自己安逸享樂。人的心智才華,乃至胸襟品格,是磨練出來的。即使有再好的天賦,若未經過磨練,仍然不會有所作為,其與成功快樂總是無緣。

最近我開始注意到,溺愛自己的年輕人增加。他們好逸惡勞,縱容自己頹廢的行徑。不少父母親憂心地對我說,「我念大學的兒子,通宵達旦沉迷網上,白天就睡覺,整個學期大部分時間未到校上課,快要面臨第二次二一的命運。」

另有些父母則說,「我的孩子迷失在打工、玩樂和購買昂貴的用品上。」或者說,「我的孩子花了我許多錢,信用卡刷爆了,我不忍他受過打擊,只好為他償還,一而再再而三,真不知如何是好。」這些父母都忐忑不安,眨著眼睛,含淚向我哭訴。他們都希望我能告訴他們,怎麼挽救這些年輕人。

最近我在上海有機會和對岸學術界或實務界交談,發現類似溺愛自己的大陸年輕人,亦有增加的趨勢。他們指出,實施一胎化以後,大家更寵愛子女,導致這樣的後果。這種現象,在美國亦方興未艾。

他們檢討的結論是,孩子提早知性的教育,缺乏體驗或經驗的學習,和大自然接觸太少,腦力刺激不足,對學習產生不了興趣,以致不想讀書,而逃避到電玩遊戲或網路世界,縱容自己在裡頭找快樂,或墮入色情網站,而無法自拔。

不久前我去南橫公路,重遊過去的青年營地,發現往日的盛況不再,那些營地和建築,已經荒廢不堪。我私自思索著,年輕人的網路生活,顯然已經取代戶外活動。這樣的變化,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和價值觀,必然也有所影響。

佛陀曾說過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人,比賽種甘蔗,看誰能種出又大又甜的產品。其中一個人心想著︰「如果我用甘蔗汁來澆灌培養,甘蔗應該甜上加甜。」於是照著去做,結果不但沒有種出好甘蔗,反而甘蔗都長霉敗壞了。這個故事指出︰缺乏實事求是的歷練,一昧享受優渥的生活,不但無法創造新猷,反而壞了前程。

人不怕沒有機會,只怕能力不夠;不怕困難挑戰,只怕歷練不足。年輕人最大的困境就是不肯吃苦,溺愛自己,耽於享受生活的糖漿;縱容自己,讓安逸腐蝕志氣。這不但無法獲得成功,身心健康也會受損。

(本作者為專欄作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