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派內畫 雲南風光嵌小瓶內 |2024.07.23 語音朗讀 3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孫鴻雁在滇派內畫傳習館,用特製畫筆創作內畫。圖/新華社孫鴻雁在滇派內畫傳習館,用特製畫筆創作內畫。圖/新華社孫鴻雁的內畫作品,融和雲南美麗的邊陲風光與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有種奇特的傳統工藝「內畫」,畫師把特製的畫筆,伸入狹窄的瓶口反向繪畫,「滇派內畫」是現代內畫技藝中一種獨具雲南風情的派別,今年49歲的孫鴻雁是創始人,將雲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等元素融入創作,形成獨具特色的滇派內畫。取材傳統民俗 作畫須屏氣凝神孫鴻雁師法古人、取材民俗,把雲南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文化復活於內畫之上,獨創「滇派內畫」,作畫時只見她屏住呼吸,拿起一支極細的毛筆,竹枝為杆、狼毫為尖,順著狹窄的瓶口通道,筆尖進入瓶內勾線、填色、渲染,通常需要半個多月,一幅生動的圖畫才能被定格在透明的瓶壁之上。她小學3年級開始拜師學畫畫,但上國中後因為開銷太大,父母就不同意孫鴻雁再繼續學,但她還是堅持畫畫。孫鴻雁1999年辭去故鄉山東的工作隻身前往雲南,創業開始,內畫遭到極大排斥和冷落,「很多人都說這不是雲南土生土長的藝術,為什麼要帶進雲南?」孫鴻雁認為,藝術沒有界線,只是地域不同,帶著這份執著,孫鴻雁跑遍雲南16個州市和知名古鎮,創作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自創滇派內畫。孫鴻雁經常深入大自然及少數民族日常生活,滇派內畫的核心,是雲南獨有的地域和少數民族文化,孫鴻雁的作品大多體現雲南美麗的邊陲自然風光,和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以及民族建築風貌,內畫圖案更具多姿多采的民族風情。研製環保顏料 有助表現與收藏為了解決傳統內畫發展的問題,孫鴻雁借用琺瑯彩和哈尼族岩畫顏料配置的某些方法,經過上百次的實驗,成功研製出10個系列24種耐腐性強、色彩變化大的環保內畫顏料,豐富且提升滇派內畫的表現力及收藏價值。如今孫鴻雁在昆明創設滇派內畫傳習館和研究院,透過顏料、工具的創新,以及緊跟時代的設計風格,得到許多年輕人青睞,孫鴻雁說:「文化技藝也要與時俱進,接納並滿足不同時代的社會需求,在不斷創新中把古老技藝傳承下去。」 前一篇文章 用麥塊遊戲 保護原始林 下一篇文章 【看人間】地球人的責任 氣候新聞學扮先鋒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5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6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排球少年!!水溝蓋 仙台新亮點退役風力渦輪機 搖身變獨棟屋教練上課中 企鵝搶占衝浪板秀技柴柴變網紅 對鏡頭眨眼放電高空跳傘手機噴飛 落地竟無損傷加州13歲少年 獲逾百所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