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汶而完成單人泳渡英吉利海峽的壯舉後,開心拿著中華民國國旗拍照留念。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台灣海泳女子好手許汶而,20日挑戰僅穿泳衣,沒穿潛水衣、防寒衣的泳渡形式,以12小時17分8秒的時間,完成單人泳渡英吉利海峽的壯舉,成為台灣史上第1人。許汶而說:「非常開心,可以讓世界看見台灣。」
2023年10月她完成泳渡直布羅陀海峽,最終以6小時2分完成長達16.2公里的泳程,成為橫渡歐非兩洲的「台灣女子第1人」。
30幾年前,台灣曾有人以「接力」的方式,花了14個多小時橫渡有長泳者的「聖母峰」之稱的英吉利海峽,如今許汶而獨自一人完成此壯舉,成為台灣第1人。
許汶而小學二年級接觸游泳、三年級加入游泳校隊,不過她僅游到國小畢業,國中、高中沒再接受專業訓練,反而專注於課業上,游泳只是當興趣。直到大學她去當游泳池的救生員,順便教小朋友游泳,找回游泳的樂趣。
2018年她首度到泰國參加10公里的泳渡賽事,才發現原來國外對開放水域有這麼多熱忱和經驗,也讓她立下要挑戰世界各大海峽的目標。
英吉利海峽官方數據總距離為43.870公里,許汶而原本預計2025年8月才要挑戰,不過今年有候補的空缺,平時一直都有在訓練備戰的她,決定抓住這次機會。許汶而表示,很開心能完成這個心中很重要的里程碑,更棒的是,「能藉由這項運動,讓世界看到台灣,而且又在巴黎奧運開目前完成,更具有特別的意義」。
許汶而在英國當地早上8時30分出發,她不靠浮標,以徒手橫渡的的方式挑戰,她給自己的目標是:「要在天黑前上岸。」12小時後,許汶而順利登上法國的土地,成為台灣首名個人泳渡英吉利海峽的選手。
回想起這12小時的過程,許汶而分享,「游到第9、10小時後,最痛苦也最累,因為當時陽光直射眼睛,就算戴了鏡面蛙鏡也不夠,幾乎是閉著眼睛游完最後2小時」。
許汶而說:「最後明明已經看到法國的陸地,卻因為很強的海流往旁邊帶,我幾乎都是一路橫著游,這種看得岸到卻游不到的感覺真痛苦。」
要泳渡英吉利海峽,需要先通過在「16℃水溫下游6小時」的測試,許汶而5月底就先到英國訓練和測試,「剛開始訓練的第一個星期,我幾乎每次都冷到發抖,手指頭也變色,但幸好很快適應了之後,也順利完成測試」。
許汶而分享,過程中除了要對抗海流,還得閃避幾乎是跟籃球一樣大的水母。完成泳渡英吉利海峽的壯舉後,許汶而不打算休息,她將繼續待在英國訓練,8月底將遠赴美國,挑戰泳渡另一個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