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AI課千人搶修 文學生占2成

 |2024.07.19
23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李宏毅開設「生成式人工智慧導論」課程,今年首度開放文學院學生加簽。近日學期結束,台大表示,該門實體課程本開放550人修讀,但至期末修課人數達1022人,期間僅14人停休、8人不及格,修課學生中更有194人來自文學院。

台大教授李宏毅多年前曾開設「機器學習」課程便引發學生熱烈回響,今年開設「生成式人工智慧導論」,可謂近年台大最大型熱門課程,搭配去年AI浪潮,今年修課人數一舉破千人,其中外文系列為必修,中文系、戲劇系、歷史系、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則列選修,需動用綜合大講堂授課。

台大指出,該門課為實體授課,學期間所有課程均錄影,不考期中考但學期中設有十項小型作業,也因為學生修課實在太踴躍,因此作業也會協同人工智慧批改。

修課太踴躍 作業協同AI批改

根據生成式人工智慧導論課程大綱,課程從基本概念著手,教導學生運用大型語言模型API搭建應用,以及訓練語言模型。台大中文系主任劉正忠指出,今年文學院特別協調將該門課程掛入文學院選修課,事後也詢問學生感想,學生多表示知道未來可能的應用層面,以及如何從自身專業延伸相關應用。

劉正忠談到,希望課程給予學生新的刺激、試探領域結合的可能性,也由於電資學院持續需要李教授幫忙,文學院仍希望該門課程可持續列入選修。

國立清華大學本學期也於人社院、科管院等新開設5門課,將生成式AI融入社會文化分析、歷史研究、法律與政策等課程。清大人社院院長李卓穎表示,本學期開設「生成式AI指令與歷史學習及研究」,應用ChatGPT分析史料、發現問題並提出辨證。AI也能擔任組員或助教刺激課堂討論深度,但操作者愈具備歷史專業,協作的成果會愈好。

配合趨勢  讓人社生也能接觸

近年公、私立大學多配合產業趨勢讓人文社會學科生也能接觸人工智慧技術。學界指出,近年如坊間的語言學習系統已不再使用真人對話,而是讓學生和AI練習口說,但背後還需要語言人才訓練AI、給予教材校正,相信未來應用更趨多元,都需要人文社會學科專才的幫忙。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去年整合產學研力量,研發國內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則以TAIDE為基礎,再推出台客語TAIDE大型語言模型並加上語音AI介面,發展台客語對話機器人,具備華、台、客語、英語等聽說讀寫能力。

陽明交大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廖元甫表示,現在坊間已能看到外語口說學習對象不再是真人,而是學生開始和電腦對話練習口說,不只華人學英語,外國人學華語亦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