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容貌 科技考古還原

 |2024.07.12
598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 北周武帝宇文邕 古代畫像(右下)復原圖(左下)3D模型繪製頭像(左上) 中國大陸科技考古團隊,歷經6年還原北周武帝頭髮、皮膚、瞳孔等關鍵特徵,以3D模型「描繪」出宇文邕頭像。圖/新華社
丹麥 艾特韋德女孩 丹麥艾特韋德女孩,1921年在丹麥艾特韋德郊外被人發現,當時她與一名兒童火化遺骸被發現在一個寬約30公尺、高4公尺的古墳中。圖為艾特韋德女孩的臉部重建,左邊是第一次重建,右邊則是最新的重建。圖/取自X@nrken19
秘魯 獻祭少女胡安妮塔 印加帝國時期的「獻祭少女胡安妮塔」,1995年在秘魯安帕托山被人發現;2022年科學家對胡安妮塔利用3D列印、法醫重建技術,耗費400小時,成功還原胡安妮塔的面孔。圖/取自CNN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技考古花招百出,如今想了解古代皇帝的長相,不必再看畫像,DNA就能復原真容。中國大陸科技考古團隊使用專門適用於古DNA的捕獲探針,在北周武帝肢骨樣本上獲取了百萬個基因位點,歷經6年還原北周武帝頭髮、皮膚、瞳孔等關鍵特徵,「描繪」出宇文邕頭像,這是中國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復原古代帝王容貌,賦予歷史鮮活氣息,與以往人們想像大不同。

宇文邕為鮮卑族,以往人們只能透過中國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一窺端倪,然而畫像還原程度並不可信。

中國專家介紹,復原中國古代帝王容貌,最大的困難在於獲得古代帝王完整的顱骨及高質量的基因組數據。由於北周武帝的肢骨DNA樣本的汙染率更高,已獲得的10萬個位點僅可滿足基本的族源分析,難以推測武帝的面貌特徵。

去年9月,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團隊用專門適用於古DNA的捕獲探針,再次在北周武帝肢骨樣本上獲取約100萬個可用的基因位點,較上次提高10倍,還原北周武帝頭髮、皮膚、瞳孔等關鍵特徵。經過6年的反覆嘗試,終於「描繪」出宇文邕頭像。

復原的宇文邕相貌清瘦英武精幹,不僅與人們想像中鮮卑族相貌鬚髮茂盛、髮色偏黃且高鼻深目大不相同,也與閻立本筆下的北周武帝面容豐滿、身型福態有所不同。

據史書記載,宇文邕(543~578年)的一生短暫卻充滿傳奇。西元560年,北周明帝宇文毓被權臣宇文護毒殺,時年17歲的宇文邕被擁立為帝。他在位期間,大舉實行軍政改革,統一中國北方,對後續歷史進程產生深遠影響。西元578年,年僅36歲的北周武帝突發惡疾、英年早逝。

此外,波蘭及秘魯的科學家同樣運用科學技術,將印加帝國時期的獻祭少女胡安妮塔(Juanita)容貌完全復原。

3D列印 再現獻祭少女表情

胡安妮塔的考古發現被《時代》雜誌評為1995年十大發現之一,自1996年以來,除了偶爾巡迴展出外,她一直陳列在安地斯聖殿博物館(Andean Sanctuaries Museum)。直到2022年,科學家透過3D列印技術創建頭骨模型後,再運用法醫重建技術,耗費400小時,成功將胡安妮塔的面孔還原。從重現的模型來看,胡安妮塔臉部顴骨高聳、雙脣微張、皮膚黝黑,甚至是略帶憂鬱的表情,全都細膩地重現在世人眼前。

丹麥國家博物館則找來製作過電影《沙丘》、《星際大戰》的哥本哈根虛擬實境製作公司Khora,利用元宇宙虛擬科技,讓民眾可跟活在西元前1370年青銅器時代的艾特韋德女孩(Egtved Girl),進行跨越時空的歷史對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