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正中心小孔偏離的5日圓硬幣,以4萬5900元拍出。
圖/取自銀座硬幣拍賣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許多人到日本玩後,總會帶許多日圓硬幣回家,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但近日在日本的拍賣網站上,有人將現行市面上流通的五日圓硬幣(約新台幣一元)拿來競標,最後以含手續費逾二十二萬日圓高價拍出,因為那是一枚「錯幣」。
網路媒體「All About」報導,在「銀座硬幣拍賣」六月八日進行的拍賣中,一枚五日圓硬幣拍出逾十九萬日圓高價。據了解,這枚硬幣上標註昭和二十五年製造,為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八年之間發行,雖然較為古老,但該年代生產的硬幣,現在仍流通在市面上。
這硬幣能拍出如此高價,是因為那是一枚「錯幣」,本來位於正中心的小孔,偏離本來的位子;錯幣指的是由造幣廠生產的硬幣,在鑄造過程中出現失誤,仍流通到市面上。
這枚五圓硬幣最後以十九萬五千日圓(約新台幣三萬九千四百元)拍出,包含手續費後的價格為二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五日圓(約新台幣四萬五千九百元),等於價值漲了整整逾四萬倍。報導指出,小孔偏離的位子會影響標價,偏離愈誇張,落槌價往往愈高。而這硬幣的狀況良好,若未使用過將能拍出更高價。
報導指出,要找出小孔錯位如此嚴重的五日圓硬幣並非易事,但只要在商家找零中尋找,說不定能發現小孔稍微錯位的五日圓或五十日圓硬幣。另一方面,隨著硬幣鑄造技術進步,近年發行的硬幣中,已經很難找到有這麼大錯誤的「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