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玉守護高危妊娠 拯救早產兒40年

文/林敬家 |2024.07.09
564觀看次
字級
陳家玉42歲時就是小兒科學的教授,今年71歲的他,培養出許多優秀醫療人才。 圖/林敬家
陳家玉(左)的老家在高雄美濃,嚮往恬靜簡單與家人相處的生活。圖/陳家玉提供
陳家玉(中)擔任小兒科醫師、新生兒科醫師40多年,拯救過無數早產兒及新生兒的生命。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文/林敬家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2014年9月成立,主要照顧彰化、南投、雲林孩童,尤其是急、重症的兒童病患,院長陳家玉擔任小兒科醫師、新生兒科醫師40多年,拯救無數早產兒及新生兒生命,6年前從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退休到彰基兒童醫院出任院長。目前彰基兒醫救起最小存活的早產兒出生體重只有339公克,懷孕周期22周又2天。

陳家玉說,許多高危險性妊娠都集中到彰基生產,40年前醫院要是看到體重小於1千公克的新生兒,大都覺得沒希望,但現在95%以上都可存活。

彰基照顧許多早產兒,若地區醫院或診所遇到生產高危險個案,也有醫師、護理師跟隨救護車將重症小孩接回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陳家玉說,罕病病童占兒童病童3到6%,罕病病童要特殊照護以及藥品、營養配方,現階段透過代謝性篩檢和基因檢查,很多可查出原因,彰基也有病友會組織能夠支持家庭。

照顧世代健康 心靈充實

新冠疫情期間,彰基兒童醫院提供專責病房與專責加護病房,照顧中部地區病童,疫情過程累積共有1200多人住院。

國內小兒科正面臨困境,陳家玉指出,他剛當主治醫師一年有40萬名新生兒,去年全台只有13萬名,少子化嚴重,讓小兒科住院醫師招聘困難,近年新冠病毒對小兒科的衝擊大,許多小兒科診所門可羅雀,加上小兒科醫師的健保給付也相對弱勢,影響年輕醫師選擇的意願。

「孩子是希望,能挽救脆弱生命等於救起一個家庭。」陳家玉說,當兒科醫師讓他心靈有很大的慰勞,有時看到照顧的早產兒已結婚生子,他持續守護下一代的生命與健康,覺得很有意義。

陳家玉認為,政府提供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每月1萬元補助以及健保給付提升,有助減緩兒科醫師荒。目前台灣公費醫師受訓後須下鄉服務,建議若醫學生願意選擇醫院兒科可抵免下鄉服務年限,每年招收公費醫學生若承諾切結選擇當小兒科醫師就有保障名額等方式,會對兒科留才有正面幫助。

恬淡生活 享受教學育才

陳家玉的生活非常規律、簡單平淡,30多年來維持每周一次的游泳運動,是他保持體力的祕訣。每天晚上9點半睡覺,5點半起床出門,6點半就到醫院,平時喜看醫學書、傳記文學,每天會泡一壺茶怡情養性;飲食上很少大魚大肉,每天中午則在員工餐廳用餐,吃煎蛋、豆腐等簡單家常菜就很足夠。

陳家玉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內兒科醫師,恬淡的生活模式是父親給他的啟發,陳家玉說,父親從日本長崎醫學大學畢業,是小鎮開業醫師,活到103歲,生活簡單,很少吃大餐。

執業40多年的陳家玉,很早拿到醫學博士學位,42歲時就是小兒科學的教授,培養出許多優秀醫療人才,教學工作讓他樂在其中。陳家玉對於工作並不會感受到太大壓力,事情多時就是一件一件解決,即便工作繁忙,他每周仍會抽空游泳,一次游2小時,約游1千公尺,再沖水柱放鬆。他說,游泳是很好的全身運動,不用呼朋引伴,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因此讓他能夠保持體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