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5】文殊蘭 文/許貞慧 |2024.06.30 語音朗讀 17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殊蘭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文殊蘭-青實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文殊蘭-花 圖/蔡清華文殊蘭-青實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文殊蘭在玄奘大師區及藍毗尼園區都可見其花蹤。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文殊蘭-花 圖/妙功 文/許貞慧文殊蘭是佛教「五樹六花」之一,常種植於寺院中。文殊二字梵語是「吉祥」的意思,引人聯想到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薩。《文殊室利般涅槃經》謂,文殊菩薩生於舍衛國一婆羅門家,從母之右脅出生,身體呈紫金色,落地能說話,七寶蓋覆其身。後隨釋迦牟尼佛出家學道,為左脅侍菩薩,其法像左手執蓮花經書,右手持寶劍,騎在猛獅身上,象徵智慧與勇猛。文殊蘭非蘭花類植物,清乾隆皇帝詩詞:「色相何曾似九畹,人云蘭亦曰蘭然。拈來漫擬稱名誤,應是文殊示別傳。」乾隆皇帝曾畫過文殊菩薩,多次扮演文殊,二度上五台山,當時在「殊像寺」看到古本文殊菩薩像,心生歡喜,還親自摹寫一番。文殊蘭原產地在印度,花冠白色,繖形花序有20-50朵,每朵花瓣數6瓣,舒捲於波狀綠葉之中;葉深綠色帶有光澤,無柄平行脈呈長線形,寬大如海帶狀;圓柱形有皮鱗莖,株高約1公尺,蒴果近球形,有海綿組織可漂浮於水面,利於傳播繁殖。它是石蒜科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別名甚多,如白花石蒜、十八學士、文蘭樹、羅裙帶等。花朵因其氣質脫俗並具清香得名,但全株含石蒜鹼、多花水仙鹼等致命毒素,以鱗莖部位毒性尤強,故有「毒鱗莖」稱號。文殊蘭有白花及紅花不同品種,喜歡陽光及水分充足地方,耐風、耐潮,常作為園林景觀,早期種植於海岸地區,有防風定沙功效。巡禮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的玄奘大師區及藍毗尼園區有種植文殊蘭,與它相遇時,不妨思惟文殊菩薩那把智慧的寶劍斬斷煩惱,當斷則斷當捨則捨,開啟般若智慧,走向解脫之道,則不虛此行。 前一篇文章 【陶博館】消匿之徑:肌理記憶集結展 下一篇文章 幽雅秀麗的紫色睡蓮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6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8】 椰子【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7】 椰棗【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6】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