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月光寺探究佛法義理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花蓮報導 |2024.06.28
1040觀看次
字級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主題論壇,與談人有慧昭法師(右2)、永餘法師(左2)、慧知法師(右1),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左1)主持。 圖/人間社記者簡美換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二十三日在佛光山月光寺舉行,探討《星雲大師全集‧佛法與義理》,近兩百位愛書人參加。 圖/人間社記者戴慶華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花蓮報導】人間佛教讀書會與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二○二四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二十一場次於二十三日在佛光山月光寺舉行,探討《星雲大師全集.佛法與義理》,近兩百位愛書人參加。

主題論壇與談人有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佛光山文化院執行長永餘法師、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主持;並由永餘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輔導法師暨講師滿穆法師領眾導讀。

涵蓋人生智慧 清淨身口意

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引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並實踐人間佛教,主要目的要讓正法永住。大師教導大眾,在面對人世間的生老病死、五欲六塵、憂悲苦惱時,如何獲得歡喜自在,如何發揮生命的價值,擁有安樂的生活。《星雲大師全集》涵蓋許多人生智慧,值得大家細細閱讀。

永餘法師導讀《佛法與義理》書中佛教對命運、神通、知見、行為、因緣、因果、空有等看法。滿穆法師則導讀佛教奇理譚、佛教的真諦、佛教的特質、佛教的數學、十數佛法、佛法之外等內容。

主題論壇首先探討「最有啟發的主題及影響」,慧昭法師分享大師「佛教對命運的看法」:一、人為什麼有命運?改變命運的因素有:一個人、一塊錢、一件事、一句話、一個念頭。二、控制命運的力量是自己;控制命運的力量來自習慣、迷信、情念、權力、業力。三、改變命運的方法:觀念、信仰、善緣、持戒。四、佛教對命運的看法,強調慈悲可改變命運、佛教重視宿命更重視未來命運、不鼓勵聽天由命希望開創命運、不只樂天知命更希望洗心革命。

因一句話改變命運,慧昭法師例舉唐代丹霞禪師本要進京趕考,途中遇一位出家人對他說「考官不如選佛」,丹霞禪師當下大悟,決定依止大和尚出家參禪,終於成為一代高僧。慧昭法師勉勵大眾:「要有正見、自己命運自己創造、養成好習慣、做人要慈悲、多廣結善緣。」

諺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慧知法師指出,業的種類有善業(白業)、惡業(黑業)、無記業(不黑不白);業絲毫不差、不斷累積、且必然招感。慧知法師強調業力是可以改變的,並提醒大眾,懂得因緣果報觀念後,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讓身口意三業清淨。

「大師用三句話說明一生: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永餘法師分享,幼年時常看《三世因果經》、常聽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從中建立因果觀念。為了開智慧進佛學院讀書,一直以《金剛經》為修行法門,明確建構走在修行路上的方向,以「緣起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永餘法師指出,修行六度中「忍辱」最難修,忍是心上一把刀,須從法義中尋找困境的出口。

建構修行方向 落實生活中

隨後,三位與談人各自分享「星雲大師對命運、神通、知見、行為、因緣、因果、空有等各種看法」,並提出獨到見解,「看到大師弘法與傳統不同之處」、「體認人間佛教後,在弘法與生活中的改變」、「如何運用大師留給我們的法身舍利──《星雲大師全集》」。

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戴慶華帶領討論回饋,將永餘法師、滿穆法師導讀內容做重點式複習後,請學員分享心得。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區督導長楊秋月表示,了解空性之後,了知所有事物都會過去,從中體會空有不二、離苦得樂的法要。新城分會督導陳家鈴說,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從聽聞佛法中去掉我執,改變觀念就能改變命運,進而遇見幸福。四維高中校長蔡忠和認為正確知見很重要,教學時將善法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接受,進而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