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第6波新冠疫情襲來,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昨天表示,預計7月中迎來高峰,恐超過10萬人次染疫,但目前計畫不會恢復口罩令,也不會重啟3級警戒管制。首次在疾管署參與記者會的衛福部長邱泰源指出,面對疫情升溫有4大策略,包括加強監測,強化快篩、防疫物品調度,研訂臨床感染管制指引,加強衛教及醫療院所合作。
國內上周新增817例新冠本土病例,莊人祥表示,已超過今年前1波高峰確診數量,但預期不會超過第4波高峰的病例數,當時每周約1800人確診。
雖然7月高峰時染疫人次將突破10萬,但大多都是輕症,加上新冠已經不是第5類法定傳染病,不會再啟動口罩令或3級警戒期間管制,建議民眾勤洗手、戴口罩。
300萬劑快篩 診所可領取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本周已經將300萬劑家用快篩分配到2000多家醫療院所,有需要的民眾可以診所領取。
針對部分醫師反應莫納皮拉韋缺貨,莊人祥說明,莫納皮拉韋為有條件使用藥物,且療效有限,原本不再採購,但由於瑞德西韋需住院注射治療,倍拉維需小心與其他藥物間交互作用,所以醫師在臨床使用時,除了原使用條件外,在臨床裁量上,多重慢性病的病人可能傾向開立莫納皮拉韋。
疾管署於是決定增加採購2萬人份藥劑,於7月4日以前到貨並立刻配送醫療院所。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此波疫情只是反應變異株變化,民眾不需要過度緊張;除非變異株出現完全大突變,新冠疫情現在不會大爆發。
台大醫院產科主任施景中提醒,孕婦跟高齡者染疫後容易發展成重症,應接種疫苗;如果有合併糖尿病等孕婦染疫應盡快就診、開立抗病毒藥物。
院內抗藥菌率 專家憂竄升
而疫情升溫,病人擠爆各醫院隔離病房與急診室,恐增加醫院抗藥菌上升風險。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黃建賢指出,感染新冠病毒之後,也須留意是否出現繼發性細菌性肺炎,須動用抗生素防治,但也增加抗藥菌上升風險。去年新冠疫情後,醫院感染管制人力尚未恢復,擔心醫院內抗藥菌比率上升情況重演。
為留住流失感染管制人力,衛福部健保署本月祭出感染管制品質提升計畫,健保署長石崇良說,感染管制人員只要照顧感染多重抗藥性菌株的困難照顧病患,經感染科醫師評估,導入適當照顧模式、藥物選擇等處置,一次給予健保1000點獎勵。
該計畫由健保醫院總額撥款2.25億元,也針對醫院感染管制品質給予獎勵,同時規定須分配一定比率給感染管制醫事人員,協助醫院攬才,避免感染科缺人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