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綜合研究院昨日修正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至3.57%,較去年12月預估3.18%,增加0.39個百分點。不過,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示警,產業進出口強弱分明,今年經濟較去年好很多,主要都是因為受惠AI發展,甚至已讓台灣的產業結構在短期內轉變為高科技型態。
劉泰英提醒,我國雖在AI浪潮下及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帶動高科技產業生產與出口表現,但各產業景氣較為分化,再加上國民所得分配愈來愈不平均,雖然科技業薪資很高,但傳統產業薪資幾乎沒有成長,恐衝擊國內消費,也使得我國經濟成長愈來愈依賴出口。如此一來,受到國際經濟情勢的牽動和影響也會愈來愈深。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昨在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發布會上同樣也提到,需留意隨著美國消費、家庭經濟轉弱及失業率攀升,恐衝擊我國下半年出口的復甦。吳大任還說。目前各經濟智庫對台灣出口數據下半年的預估,在他看來有點太樂觀,廠商對未來景氣的看法應審慎保守一些。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示警,政府「投資台灣3大方案」2019年實施迄今漸趨飽和,新增動能有限,國際經濟景氣不確性也使得企業投資決策轉趨保守,台綜院預估今年實質民間投資成長為1.47%。吳再益憂心表示,台灣的投資如果沒有半導體,其實就沒有了,目前「台灣的投資還沒有真正起來,仍是很難看的過程」。
此外5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43%,電力景氣燈號由穩定綠燈轉為揚升的黃紅燈,國內景氣展望樂觀看待。
AI熱持續帶動國內景氣。國發會昨天發布5月景氣燈號,連續第2個月亮出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判斷分數也都是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