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博愛座適用對象 重提修法

 |2024.06.20
21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公共運輸博愛座引發多起暴力事件,甚至引發世代對立,衛福部去年9月提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擴大博愛座適用對象至「有其他實際需要者」,不只老弱婦孺,後因立委改選退回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長簡慧娟表示,正蒐集各界意見,盡快重提修法。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表示,博愛座的善意、文化要發自內心,不要變成道德綁架,不希望少數個案影響多數人的善意。

現行身障法規定無對號座的公共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的博愛座,總座位數至少占15%,可視需要標示或播放提醒禮讓座位的警語。

近期有作家李昂怒批年輕人不讓座引發論戰;台北捷運有女子被強逼讓出博愛座後,情緒崩潰,自撞捷運鐵柱、血流滿面;日前又有年長者要求年輕男乘客讓座遭拒後,與同車旅客發生口角,憤而攻擊男乘客。因紛爭不斷,「廢除博愛座」聲浪四起。

須徵詢交通部意見

簡慧娟指出,這次《身權法》修法除博愛座議題,還包括其他條文,尚無立法時程,但會加速。她說,博愛座議題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交通部,須徵詢交通部意見。交通部表示,尊重衛福部考量,也會配合討論。

台北捷運公司表示,樂見中央重視及修法,已彙整近期案例,發函中央檢視法規造成的現象與爭議,盼修法符合社會期待,不希望博愛座淪為年紀或道德綁架的工具,失去原來的美意。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張淑卿指出,博愛座是社會對有特定需求者的支持空間,不宜取消,且博愛座的核心概念是「優先乘坐」,是否指定「博愛車廂」還有待討論。

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修法前應先進行正面效益及負面影響調查,再依分析結果決策。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系主任鄭永祥則提醒,修法應思考外表看不出來的隱性需求者。

公車也見搶座衝突

捷運博愛座爭議頻傳,公車也屢屢發生讓座衝突,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相對捷運來說,公車的博愛座至少會有7個,因此搶博愛座的狀況比較少,反而是搶座位的情形多些,尤其是開往陽明山、北投行義路要泡湯的路線,長輩就會比較有類似搶位、占位,也讓公車司機造成困擾、負擔。

李建文認為,博愛座不是僅限年長者使用,只要有不方便、不舒服等民眾,都能夠乘坐,提醒民眾還是要互相尊重、有同理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