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自新冠疫情以來的跨境投資,近1/3流進美國,遠高於疫前平均僅18%,這股趨勢顯示,去美元化的呼聲雖響,進展卻不足。但態勢也有可能出現變化。
美國利率升至數十年來最高,對海外投資者產生巨大吸引力。美國總統拜登為刺激再生能源和半導體生產,推出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也為美國吸引了新一波外國直接投資。相較下,自疫情肆虐以來,中國大陸在跨境資本流動總額的占比減少了一半以上:2021至2023年間,大陸占3%,低於截至2019年10年間的7%左右。
4月的數據顯示,海外對大陸的投資連續第4個月放緩。由於利率處於近代最低水準,大陸國內資本正大量流出,本土企業4月購匯量創2016年以來新高。
美國的經濟引擎則吸引到愈來愈多的全球資本。對新興市場來說,這種態勢並不妙。根據IMF,新興國家近年來出現淨資本外流,是自2000年以來的第2次。去年,流入新興市場的FDI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是本世紀初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