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身心障礙者曾到日本旅遊時,因電動輪椅電池問題遭日本航空公司拒載,日本政府得知後盡速發函,使航空公司修改相關規定;反觀身障者團體長年向政府爭取飛行無障礙保障規範與輔具支持,都遭消極處理。民航局表示,將與桃機公司成立推動小組,討論建立統一指引。
飛行無障礙 日本可借鏡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祕書長林君潔昨在「飛行無障礙」記者會中表示,今年四月從日本沖繩那霸機場搭樂桃航空回國時,遭地勤因無法目視電動輪椅電池為由拒載;經媒體報導後,日本國土交通省稱法令未要求須當場確認電池本體,也可以利用文件或口頭申報進行電池確認,因此通知各航空公司此規定,促使樂桃修改規定。
相較日本政府積極作為,林君潔指出,台灣民團與身障者十多年來,不斷向民航局爭取飛行無障礙的保障規範及輔具支持,卻遭消極處理,且無障礙服務不齊全、資訊不清、電池規範不一、移位輔具與機場設施設備不足等,都讓地勤人員難以協助。
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理事長黃雅雯指出,各家航空公司的機邊託運流程不同,服務人員對電動輪椅的知能也不足,故經常拒絕機邊託運,民航局應邀集各類別身心障礙代表,擬定各項服務規則,統整散落於各航空公司的服務規則。
電動輪椅登機 可能被拒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劉家承表示,輪椅乘客在台灣搭機,時至今日可能遭到航空公司拒絕電動輪椅機邊託運和領取,台灣仍受限於部分航廈登機門,沒有適合的貨梯載運設備,民航局應協同各大航空公司,具體規畫引進機上移位機,降低服務過程中的危險性。
台北市無障礙資源推廣協會主任游鯉綺說,我國已經簽署《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十個年頭,但是障礙者服務層面十年以來反反覆覆毫無準則,即使事前送交輔具相關資料,到了現場仍然需要長時間的溝通,甚至仍會莫名遭受拒絕。
立委洪申翰強調:「這不是慈善,而是義務。」他認為這些服務常被認為「愛心、善心、慈善」,但以國家預算或公共資源從事相關建設計畫時,更該有此義務;民航局必須拿出方案,告訴各大航空、機場公司應有的做法。
民航局表示,已與桃機共同成立通用化無障礙交通環境推動小組,將盡速由小組討論並建立統一指引,也要求各航空站與民航業者,需在官網設置身心障礙旅客專區提供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