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獸長頸鹿 美麗與哀愁

文/胡雪綾 |2024.06.16
617觀看次
字級
長舌族可善用舌頭來清潔鼻腔和耳朵。圖/123RF
雖然每隻長頸鹿看起來差不多,其實花紋、毛色盡皆不同。圖/123RF
長頸鹿是常見動物,但野外種群備受威脅。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醒著時,長頸鹿幾乎都在覓食和進食。 圖/123RF
長頸鹿擅長以脖擊方式攻擊對手,再補上一腳踢。 圖/Getty Images

文/胡雪綾

夏至(6月21日),不但是一年中白日最長的日子,也是「脖子最長、身體最高」陸生動物長頸鹿的共同生日。在「世界長頸鹿日」即將來臨前,且來認識這個身高接近6公尺、卻正悄悄面臨滅絕危機的巨獸,以及牠們身處環境的美麗與哀愁……



長頸鹿是大眾普遍熟悉的動物,然而牠們卻在201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列入受滅絕威脅紅色名單的「易危」(vulnerable,VU)或「瀕危」(Endangered, EN)物種。

事實上,早在2014年,世界長頸鹿保育基金會就呼籲訂定「世界長頸鹿日」,取意「6月21日是北半球夏至、南半球冬至,也是全年白晝或黑夜最長的一日」,呼應長頸鹿最為人所知的特色,期盼在每年621長頸鹿日到來時,除能喚起大眾關注長頸鹿,也同步瞭解其在野外所遇見的種種挑戰。

且認養保育長頸鹿

長頸鹿保育基金會更長期推動「線上認養長頸鹿計畫」,期盼提高全球人民參與保育長頸鹿的意願。這項長頸鹿認養計畫,會讓散布在全球各地的認養者,持續追蹤在納米比亞偏遠西北部埃托沙國家公園內,一些被選定之「長頸鹿個體」或「長頸鹿家族」的生活。

在該計畫中,得自認養者的贊助金(單隻長頸鹿10~50美元,長頸鹿家族100~500美元),將用於支持整個非洲的多個長頸鹿保護項目,包括讓許多長頸鹿返回原來的棲息地。另外也鼓勵消費者「購買長頸鹿」──印有長頸鹿圖案的T恤、周邊商品及印刷品、藝術品。

天災人禍導致滅絕

根據統計,原始棲地全部在非洲的長頸鹿,數量在過去40年內驟減48%,從1985年的15萬5000隻,下降至如今的8萬隻,總量還不到非洲象的1/5,其中有3種亞種長頸鹿,甚至已經跌破1000隻。

據暸解,長頸鹿數量之所以會快速減少,主因是:氣候變遷(乾旱)及棲地流失。長頸鹿是大型哺乳動物,極需要寬闊的生活與遷徙空間,然而氣候變遷導致食物減少,長頸鹿必須走更遠的路找尋食物;而人類過度開發,也讓長頸鹿的棲地被道路及市鎮分割得支離破碎,使得長頸鹿人為意外(如汽車碰撞、被鐵柵傷害)的機會大增。

常成為狩獵戰利品

在「人禍」方面,非洲經常發生戰爭、內亂,加上合法及非法的狩獵和盜獵等,在在導致長頸鹿快速滅絕。尤其不幸的是,長頸鹿可說是整個非洲的獵人或歐美探險家共同的狩獵目標。

如近期備受爭議的「戰利品狩獵」(trophy hunting)行為,就是長頸鹿種群快速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具諷刺性的是,不少貧窮的非洲國家,視「戰利品狩獵」為提供野生動物保護資金來源的一種方式,因此常以販售狩獵權的方式,同意狩獵者射殺並展示動物遺體當作戰利品。而通常,狩獵者會以長頸鹿、獅子、犀牛、大象、花豹……等大型動物為目標。

此外,由於大量的跨國交易市場需求,長頸鹿經常被活捉轉售至各國展示,鹿骨、鹿皮的販售,數量也逐漸超過象牙。再者,長頸鹿的棲地經常位於保護區之外,導致其容易成為原住民「野味」的來源,或在當地的市場被混充為牛肉販售。

守護生態功不可沒

無論如何,長頸鹿在非洲生態系統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除了植物的種子可以透過牠們消化後傳播,也因為長頸鹿可以遠距離發現掠食者,適時為其他動物發出警示,使其成為其他物種的重要守護者。

長頸鹿保育基金會希望透過「世界長頸鹿日」,呼籲民眾在認識這個高大卻容易被遺忘的美麗動物之餘,能多暸解並分享長頸鹿面對的困境,讓牠們可以和人類一同生活在地球上!



超高警覺的愛吃鬼

要保育世界上最高陸生動物長頸鹿,對於這種美麗動物的冷知識,不妨多一些了解。

雖然有生物學家認為:「非洲所有的長頸鹿都出於同一個物種!」且每一隻長頸鹿看起來似乎都長得差不多,但其實非洲各地長頸鹿的毛色和身上的斑紋不盡相同,至少乾旱地區的長頸鹿,毛色及紋路都比較淡,綠色樹木較多地區的長頸鹿,毛色明顯較深,以便於牠們隱藏。

身高腿長外形貴氣

此外,就目前發現的7種已滅絕長頸鹿的化石來看,長頸鹿的種類比已知還多,而現存的北部、南部、馬賽、網紋等不同亞種的長頸鹿,身上的花紋也完全不同,有的是網狀,有的是斑塊狀,而且不同種群之間絕不會混群,顯見只有人類傻傻分不清,長頸鹿本身可是分得很清楚。

長頸鹿體型瘦而高,將近6公尺,脖頸特別長(達2公尺),因而得名。長頸鹿腿也長達1.8 公尺,體重則約在1~2公噸之間。

東非(索馬利亞)土語稱長頸鹿為「Giri」,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榜葛剌(今孟加拉)國曾進貢長頸鹿,獲得賜名「麒麟」,這也是中國人首度知道有長頸鹿這種動物。

醒著幾乎都在覓食

每隻長頸鹿都有著大眼睛與大耳朵,還有一對特徵小短角。至於公母怎麼分辨?答案是:看長頸鹿頭頂的的皮骨角,雌性有黑色的毛,雄性則沒毛。

事實上,長頸鹿可說是非洲大陸上的超級愛吃鬼,一天得花上16~20小時覓食,最多能吃下約33公斤的植物,但很少吃草,主要以樹木和灌木的葉子及嫩芽為主食。

相對的,長頸鹿每天只睡5~10分鐘(即便在安全環境,最多也睡不超過40分鐘),而且不是一次完成,而是每次花1~2分鐘打個盹,快速充電後,立刻精神奕奕出發找食物,或是散步、打架、跑給企圖捕食的猛獸追……

長舌族奔跑力驚人 

長頸鹿棲息在非洲的草原或森林邊緣,主要活動時間在清晨與黃昏。平時以10~20 隻的數量成群生活。但個體間距離可達1公里,因此族群顯得較為鬆散。長頸鹿視力佳且體型龐大,就算相距甚遠仍能隨時觀察同伴與留意周遭是否有掠食者出沒。

長頸鹿不只身高長,舌頭也很長,可達45~60公分,這讓牠們能輕鬆用舌頭來清潔身體、鼻腔與耳朵,是不折不扣的「長舌婦」、「長舌男」。最酷的是,不論是何種花紋的長頸鹿,都擁有可防晒、抗紫外線的紫黑色舌頭。

脖擊加掃堂腿退敵

長頸鹿平時步伐緩慢,但奔跑時時速可達50公里。除了人類、獅群以外,長頸鹿很少有天敵。不小心遇襲時,長頸鹿戰力驚人,通常採「持久戰」策略應敵。

長頸鹿最大的祕密武器就是長長的脖子,牠會以「脖擊」方式和另一隻長頸鹿對打,也會在獅子、花豹攻擊時,大動作狠甩脖子擊打對方,順便再奉上一腳力退對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