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第一殯儀館開拆 走入歷史

 |2024.06.13
77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第一殯儀館於一九六五年啟用,近六十年的「送往迎來」,背負生命的重量、親屬的不捨、政商要人致意默哀,也見證樹葬、花葬等環保殯葬方式的興起,隨著都市發展、建物老舊及都市區位等因素走入歷史,昨日舉辦灑淨法會,象徵性拆除景行廳銜牌,表示著第一殯儀館落幕;市長蔣萬安表示,這塊地會先作為停車場跟綠地使用,預計十一月完工啟用,中長期正積極地蒐集各方意見及地方需求。

一殯送走多位政商名流,如前監察院長于右任、亞洲歌姬鄧麗君等,殯葬處表示,為拆除工程順遂、安定人心,昨天偕同法鼓山關懷院辦理灑淨法會,以安撫眾生,洗滌塵氛。眾人在參與祈福法會後,接著見證「景行廳」三字落地,目送一殯功成身退,拆除工程今日正式開始。

對於這塊地是否可能改建公司混合商宅、社宅、運動中心或長照專區?蔣萬安表示都在考量中,這塊地位處市中心,會為北市長遠發展做有利評估。

殯葬特許行業 業者移不走 

當地的行政里長鄭春華表示,一殯拆除後雖然里不再享有回饋金,但里民都很開心一殯要拆了,也希望市府讓地方活絡、帶動經濟,希望朝商辦大樓方向規畫,讓地方有面子。

當地房價與三年前相比上漲百分之十一點七,但交易量跌了百分之四十五點三,不少屋主、地主將資產抱緊,等待利多釋出後房價飛漲。不過周遭殯葬業林立,業者坦言走不開,殯葬業屬於特許行業,二殯旁無空間、其他地方不能設立,若要合法經營,就是在原址辦公接二殯業務。

殯葬業者私下說,殯葬業屬特許行業,全台北市除了二殯周邊少部分區域被規畫殯葬特區,就是一殯原址附近,目前沒有任何地方能夠遷移,加上業者都是合法登記營業,至少五十家起跳,不會有同行遷走,二殯旁都是住宅區、離學校太近,殯葬業無法安身,「不是不想移,而是移不走」,表示市府規畫拆除一殯沒先想好配套措施,未來業務就是雙邊往返,或是營業登記地址在一殯旁,但還是會在二殯租個辦公室接業務。

板殯變動未定 居民抗議噪音

一殯走入歷史,同樣位於精華區的新北市板橋殯儀館要搬遷或重建,仍懸而未決。在地里長指出,在地受噪音所苦近四十年,被迫成為殯葬特區,應盡快改建才能解決;議員建議板殯隔壁停車場可立體化為生命園區,完工後直接轉移;新北殯葬處表示,持續與地方溝通取得共識。

「板橋殯儀館要移走很困難。」板橋新海里長宋靜庭說,板殯殯葬量能不足,很多業者進駐新海路、長江路,甚至深入巷弄,包含會館、棺材店、法會禮廳已與住宅區融為一體,新海里一大半的區域都跟殯葬業者有關係,被迫成為殯葬特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