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2024年中國大陸高考7日開考,共有1342萬學生報名。第1門語文考試結束後,「AI、探月工程」入高考作文題登上熱搜。有作家認為,今年的作文題落腳點,都離不開對「人」與日常生活的關注,開拓學生思辨與創新思惟。但也有觀點指出,用AI作為高考作文題,對貧困地區考生不公平。
香港《文匯報》報導,今年語文考試共有6套試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3地語文試卷自主命題,作文題目單獨命題;其他省分高考語文試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包括全國甲卷、新課標I卷、新課標II卷3套。其中,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的試題共3道,包括「真正的相遇」、「答案與問題」、「抵達未知之境」。3道作文題均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在題目說明中,互聯網、人工智能、嫦娥4號、天問1號太空之旅等字眼也入題引導考生思惟。
人工智能(AI)話題首次進入大陸高考作文,不少媒體請出AI考生應戰,經實測,GhatGPT僅用3秒鐘就創作出1篇800字的作文,在速度和效率上絕對是第1名。而在各AI系統評比,文心一言有文采,豆包更懂中文,GPT-4o更深度,Kimi展現了文科生般的流暢表達。在AI彼此互打分數上則展現出「惺惺相惜」,都給出接近滿分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