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國商會昨天發布2024年台灣白皮書,建議新政府保持電價調整透明度及可預測性。 圖/林伯東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表態不支持補貼台電,並認為電價應反映成本,暗示可能調漲電價。台灣美國商會昨公布2024年白皮書,台灣美國商會理事長Dan Silver表示,新政府應盡可能保持制定電價的透明度,以及可預測性,並提醒電價突然調漲對企業的營運和發展不利。
7成美商 憂心綠能供應
Dan Silver還提到,美國商會成員很關心穩定的能源供應,有超過7成的成員表達對綠色能源供應的擔憂和關切。在電價方面,Dan Silver表示,台灣美國商會成員期待電價調整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所謂「突然的」指的是當電價動向既不透明,也不可預測的時候。
Dan Silve也指出,美國商會成員希望能在電價費率審議會開會時參與討論,雖然台灣美國商會會被不定期的諮詢、提供意見,但希望能夠更進一步與行政部門對話。
台灣美國商會白皮書,向新上任的賴政府提出多項建言,敦促台灣政府增進與產業的合作,持續精進投資環境、增強韌性,並提升台灣的戰略經濟地位,以面對未來挑戰。商會表示,新政府有機會開創新局,以增進台灣對未來的布局並掌握先機。
白皮書所提出的建言包括,呼籲行政院落實60日公告評論期規範,提升台灣監管環境、優先投資升級電網設施,與部署智慧電網技術,提升電網韌性、建構數位轉型法規、採行周詳的人工智慧政策、加速部署再生能源,強化能源韌性等。
台灣美國商會已連續28年發布白皮書,在2023年白皮書提出的95項議題中,有5項得到解決,並有25項有具體進展。
此外,環境部長彭啟明昨天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表示,許多國家仍在使用核能,但並非鼓勵大力推動核能,因為日本和韓國重啟核電時,皆遇到民間很大的抗議與壓力。
核能新技術 列能源選項
他指出,國際目前仍以綠能成長為目標,但未來核能新技術是能源選項之一,他認為需觀察國外的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商轉情形,SMR最快能商轉的案例為2029年,若可成功且無安全疑慮,台灣可考量採用;至於核融合,至少10年後才能成真。
對於郭智輝明確表態不支持繼續補貼台電的議題,彭啓明表示,不補貼化石燃料已經是全球的共識,而且電費低廉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不是因為用綠電很貴,而是因為2050淨零碳排下,必須要有碳定價,能源價格勢必會往上走;未來還有新型態能源出現,不代表電費一定會漲,但節能才是最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