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少子化危機下,台灣技職體系面臨招生困境,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後,昨日舉行首場媒體聯訪,提出三加二的「新五專模式」,讓高職與科技大學合作,學生前三年就讀高職、後二年就讀科大,有望減輕高職招生壓力。且因大專校院近年面臨轉型或退場危機,教育部再拋出「單科專門學校」構想,盼讓學校與產業結合。
逾四十年前,高職、高中學生數為七比三,少子化和家長觀念使然,兩者占比逐步拉近,一○八學年首度「黃金交叉」,就讀高中人數超越高職,今年四技二專考生數更不到十萬人。
對於近年技職體系面臨崩解,鄭英耀指出,在家長期待與產業人才需求下,約有八、九成高職生,多希望就讀科技大學,學習更高階產業技術,因此,學生往往高二、高三階段就開始準備升學考試而非準備就業,導致高職培養基礎人才的目標被弱化。
海事水產名額多 適用新五專學制
為滿足家長對子女生涯發展期待、兼顧產業人才需求,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表示,希望借鏡過去五專的經驗,讓高職與科大合作推動新五專模式,研擬使用雙聯學位方式,專一至專三在高職就讀,專四至專五由科大負責,一方面紓解高職升學壓力,二來讓學生畢業後取得副學士,五年間亦不必再擔心升學問題,讓學習和業界接軌。
鄭英耀舉例,台灣四面環海,但設有海事暨水產群科的高職多在非都會區,正面臨招生挑戰,但台灣仍需要相關人才,若屆時高職與科大合作則能提供新的學習模式,確保技職端人才培育,後也能為產業所用。
此外,教育部新團隊拋出單科專門學校構想,為產業所需核心技能設計專屬課程,成為在職進修專門學校,或前瞻科技、海洋科技、太空科技等特殊領域人才專門學校。
應中長期規畫 釐清學制銜接
對於教育部提出三加二的「新五專模式」,專家建議教育部須要盤點全國生員人數,進行群科專業與產業技術人才需求的中長期規畫,也須釐清學制銜接方式,才能讓外界更了解教育部的作法。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金財指出,海事水產群的招生名額,大於考生名額,就適合「新五專」模式,不過也需釐清學制如何銜接,若涉及合併、改隸,就有師資的相關問題,教育部需有更清楚的作法。
升學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則認為,目前技高與科大已有產學攜手班等合作模式,技職人數減少不在於班別不足,而是不了解技職出路。教育部除了加強技職專業宣導,更需要進行群科專業和產業技術人才需求的中長期規畫。
另外,由於台灣產業發展,影響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近年學術領域遭詬病「重理工、輕人文」,鄭英耀強調,人文學科培育絕對不能漏接,「至少在我任內,人文不會被遺漏,希望社會更積極思考,也能對生命有更多關懷和理解。」
葉丙成認為台灣學生很容易受就業思惟影響,以台大為例,每年就業博覽會後,學生沒有被廠商青睞,多會感到焦慮。葉丙成建議,大學可積極推動彈性學制,讓學生自行結合欠缺或待學習的能力,不被科系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