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籍新住民 爭取就業補助鬆綁

 |2024.06.02
40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截至去年12月,我國外籍配偶逾59.2萬人。為協助就業,勞動部訂有《促進新住民就業補助作業要點 》,提供臨時工作津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僱用獎助、求職交通補助金等,但新住民一旦歸化取得台灣國籍就被排除適用,新住民團體爭取鬆綁。勞動部近日開會研議,官員說,僅蒐集意見尚未有定論。

南洋台灣姊妹會祕書長陳雪慧說,政府開辦的照顧服務專班,許多新住民姐妹想投入長照領域,但專班學費動輒6000、8000元,新住民可全額免繳,但歸化入籍的姊妹被視為國人,仍必須繳費,這對相對經濟弱勢的姊妹來說,是一筆負擔。

她指出,新住民姊妹不會因為拿到身分證,中文能力就突飛猛進,除了費用,有些需要動手實作考試的職訓班,開放新住民申請通譯人員,但歸化後的新住民卻只能自力救濟。拿居留證還是身分證,一證之隔,補助、權益落差很大。

職缺媒合  需彈性化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指出,勞動部排除已入籍的新住民,但補助要點文字卻未敘明,有模糊空間,內政部移民署則是未排除。

他指出,過去曾做過研究,新住民在就業市場的弱勢處境,並不會因入籍而改變,語言文化隔閡不會因入籍就消解,應該以就業能力作為認定標準,而非身分別。

陳雪慧認為,勞動部的職業訓練、職缺媒合,忽略了婚姻移民的就業處境,這群新住民來到台灣,多半是家務勞動者、照顧者,接送孩子、照顧長輩之餘才有時間出門兼職,因此需要的是更彈性的非典型工作,但公立就服機構媒合的職缺多以全職居多,不符新住民實況。

勞動部官員回應,新住民因不適用《就業服務法》,不是就服法24條特定對象,所以才有新住民就業補助要點,一旦歸化等同國人,就能回到就服法24條使用就業促進工具,該官員不否認新住民個別能力差異很大,且歸化後的新住民,未必全部都具備2度就業婦女、中高齡等身分,仍有漏網之魚。

職訓專班  放寬甄試審核

勞動部官員指出,歸化的新住民還是可以參加職訓專班,只是必須比照國人自行負擔兩成學費。且今年5月初,已先放寬歸化新住民得入班甄試審核,當專班招收未滿時,已歸化新住民在甄試階段,可比照特定對象加權3%計算,保障已歸化新住民優先參訓的機會。

考量新住民有參加職業訓練課程的需求,勞動部從2009年起為剛來台還未歸化的外籍、陸籍配偶開設新住民職訓專班。據統計,近5年平均每年開班數30班,約770人參訓,職類以美容美髮、餐飲類為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