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市占率高達7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因嚴重違規而被暫停生產,衛福部雖已協調國內廠商增產,同時從國外專案輸入,缺口仍預計到10月才能補上;在永豐之前,專供洗腎機構大包裝生理食鹽水的「安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同樣因違規而停產,不過已在22日確認庫存可放行,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兩事件不相關。
安星製藥於3月底時,廠內無菌產品充填期間有多次微粒子超標、未經充分調查即放行產品等原因,被列為嚴重違反PIC/SGMP藥廠,產品改正前不得生產。
林靜儀表示,安星主要供貨2至3公升輸液給洗腎機構,加上永豐原本有幫忙代工,暫停出貨期間讓洗腎機構很緊張、以為沒貨了,在確認產品品質無虞後,已恢復產線。
藥品通報平台 淪公告欄
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許永和說,生理食鹽水是洗腎使用大宗,沒有生理食鹽水就無法進行,「打開洗腎室才發現沒生理食鹽水,是不容許的醫療常規」,多數醫院傾向維持2周庫存,目前還沒收到缺貨或問題產品通報,畢竟患者只要1周沒有透析,就會面臨死亡風險。
藥品短缺已是全世界皆會面臨的議題,衛福部成立跨部門「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因應缺藥潮,基層藥師認為,應設置實體專門辦公室、專人處理缺藥議題並與廠商協調,且缺藥平台該解決的是藥品分配不均,期待有機會打破市場機制的供貨模式。
除「缺藥通報平台」,食藥署也委託藥師公會全聯會等民間廠商,監測各藥品中盤商供應情形,並在有缺藥之虞時向食藥署回報,沈采穎認為,應該要監測原廠、進口商的貨況而非中盤,等物流通報缺貨時,時間都落差逾1個月,等醫院也缺藥時,基層往往已缺3個月以上。
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公會能扮演的還是輔導社區藥局,提供可查詢的藥品貨源,目前比較多小規模的藥局遇到的問題,在於可能達不到藥廠出貨的價格門檻,藥局間結盟才更有機會達到門檻。
共軍軍演 恐現缺藥危機
另外,近期中共解放軍環台軍演,基層藥師擔憂,台灣原料藥多數仰賴中國大陸進口,萬一發生「最糟的狀況」、大陸全面封鎖原料藥進口,目前台灣是毫無因應能力,光是採購高價武器,卻沒有因應藥物準備,屆時人民生病沒藥可用,無疑是本末倒置,「中共根本不用打」,應把缺藥議題,拉高到行政院長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