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米種原 將存末日種子庫 |2024.05.23 語音朗讀 18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70種珍貴的台灣小米種原,25日將送至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世界種子庫。圖/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提供全球種子庫自2008年起,已收藏來自全球約450萬種植物種子的樣本。圖/取自blenderartists官網末日種子庫位於北極山區,以永久凍土的自然低溫提供天然冷凍條件,同時配備現代化冷凍設備。圖/取自維基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小米為台灣各地原住民族的重要主食,也是唯一有完整祭儀的作物。中央大學極地研究中心團隊本月25日將前進北極,帶著170種珍貴的台灣小米種原,送至有「末日種子庫」之稱的挪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進行「異地安全備份」,以維繫小米基因多樣性。這也是我國保種工作再一進階,綜整農業部資料,我國自2009年起,已陸續送水稻、雜糧、蔬菜等本土種原入該種子庫保種,其中雜糧以大豆最多,蔬菜則是菜豆與茄子為多。亞洲世界蔬菜中心近年也將萬餘份蔬菜種子送至該庫,做為世界作物種原備份保存之用。天然冰庫 可承受規模6.2地震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為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2008年建立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次卑爾根島。透過全球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及非政府組織之捐贈,截至今年已收藏450萬種植物種子的樣本。全球種子庫位於北極圈內,利用地下坑道作為儲存庫,以永久凍土的自然低溫提供天然冷凍條件,同時配備現代化冷凍設備,能承受規模6.2地震與核子武器攻擊,以確保各種情況下,種子都能安全地保存在低溫環境,並維持發芽的活性。研究團隊指出,小米在糧食安全、營養和永續農業上占有重要角色。小米的種原保存與復種,攸關台灣飲食文化與氣候變遷下的農業發展。本計畫搜集、整理與處理台灣小米品系種子,在確保其具備發芽活性後,送入北極全球種子庫,進行「異地安全備份」永續保存。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表示,農試所在31年前就開始建立國家的作物種原庫,每年光電費就要花1000萬元,將種原保存在-18℃,為的就是將重要資產保留給後代子孫。共400種小米 未來持續入庫團隊指出,小米不僅是食物來源,也是台灣文化及歷史的關鍵象徵,對於塑造「台灣認同」具重要價值與意義。總計400多種小米,除了今年的入庫任務,未來也將分批入庫,以確保在自然災害、疫情、戰爭或其他全球性危機中,提供安全的保護場所。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表示,全球暖化下,現有的農業品系很難應付突如其來的旱災、水災,但小米耐乾旱,抗病性又強,如今被放在全球種子庫與國際分享,對全球農業永續發展至關重要。此行除了極地研究中心代表,還包括李家維、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研究員陳述、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地科學院長許樹坤,還有台灣原住民代表等,將親自參與當地的入庫典禮。農業部農試所表示,種子庫其實就是各國因應氣候變遷、戰爭等因素,無法在國內有效保存種子基因的異地備份,敘利亞先前因為出現內戰,也成為第一個從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提取種子出來的國家。低溫保存下的種子至少有80~100年的保存期,送去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的種子乾燥程度必須在7%以下。 前一篇文章 暖化吃掉薪水 2050年全球人均收入少19 % 下一篇文章 全球最顛簸長途航班 東京起飛班機居冠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迷你圖書館 在公園與書本相遇世界大賽道奇2連霸 21世紀首見習李會加強中韓戰略溝通 促北韓重返對話APEC慶州宣言 聚焦AI、人口挑戰習近平見高市早苗 籲日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輝達攜南韓 打造主權 AI 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