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身為佛陀釋迦牟尼後代的感覺如何?釋迦米羅茲給了這樣一個答案:「我在印度、尼泊爾及一些佛教國家,人們只要看到釋迦(Shakya)姓氏,就會很尊敬你並供養齋飯」。
釋迦米羅茲是佛陀第幾代子孫已經不可考,但他記得家鄉尼泊爾老家附近一座超過千年的黃金祖廟,上面記載著佛陀的一生事蹟,他說:「受人敬重是人們對祖先的感謝,同樣的我們身上也承擔了更多責任。」
頂著佛陀後代子孫的光環,米羅茲很珍惜此特殊身分下的際遇,也設下高標準的自我要求,時時刻刻告訴自己「不能做壞事」。
米羅茲一家人沉浸在佛教浩瀚學理中,他父親是大學數學教授,也是佛學講師,更是梵文佛經電子化計畫重要參與者。
深受父親影響,米羅茲在西來大學攻讀博士,目前開始寫論文,他的論文鎖定「南傳佛教文殊菩薩梵文文學」研究,和他所做的梵文佛經電子化計畫有關,學以致用讓他很開心。
會說中國話的米羅茲,還精通尼泊爾、印度、英文、梵文及母語Newari等國語言,因他很喜歡台灣,學成後期望能到寶島和南亞各國傳播梵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