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3】 佛手柑 文/許貞慧 |2024.04.07 語音朗讀 11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手柑─花 圖/莊溪、蔡清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佛手柑─果實 圖/莊溪、蔡清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圖/莊溪、蔡清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佛手柑─莖 圖/莊溪、蔡清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佛手柑─果實 圖/莊溪、蔡清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佛手柑─花苞 圖/莊溪、蔡清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佛手柑─花 圖/莊溪、蔡清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文/許貞慧「春雨空花散,秋霜碩果低。牽枝出纖素,隔葉捲柔荑。指豎禪師悟,拳開法嗣迷。疑將灑甘露,似欲攬伽梨。色現黃金界,香分白麝臍。願從靈運後,接引證菩提。」這是出自明代朱多炡五言排律〈佛手柑〉。佛手柑形似佛之手,歷代文人吟詠雅賞時,賦予佛學意喻;佛手諧音「福壽」,佛手柑因而常入畫,蔚為民俗民風。佛手柑(Buddha's hand)是枸櫞的變種,柑橘類植物中最嬌嫩者非它莫屬,乃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果實成熟時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又有裂紋如拳,故稱之「佛手」。果實呈金黃色,佛手造型象徵吉祥,被稱為「果中仙品,世上奇卉」,亦稱「金佛手、九爪木及佛手香椽」等,果期在7至12月,味道清新,果實似梨形,可切片用蜂蜜或糖醃漬作為蜜餞食用。佛手柑是治病消災吉祥果,其根、葉、莖、果均可入藥。李時珍《本草綱目》有載:「佛手柑氣味辛溫、無毒;主治下氣,除心頭痰水。」佛手柑的果皮甚厚,含檸檬油素、橙皮甘及香葉木甘,有果香、花香與木質調的氣味,可製成精油,能幫助緩解情緒,達到舒緩功效。原產於緬甸、尼泊爾,現於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祇園區、樟樹林區也能一見蹤跡。「沁人詩脾,清流環抱;香分佛果,曲徑通幽。」相傳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曾於金秋時分,至浙江金華北山腳下觀賞佛手,佛手的芳香令其詩興大發,欣然揮毫寫下此副對聯。 前一篇文章 靜待有心人 下一篇文章 【春在人間】 玫瑰的名字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8】 椰子【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7】 椰棗【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6】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