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明清檔案 國際學者紛來挖寶

 |2024.04.01
41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設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明清檔案工作室,藏有30多萬件清朝內閣大庫等檔案,珍貴內容被史家譽為20世紀中國大陸5大發現之一,吸引許多國際學者前來研究。

明清檔案工作室召集人、史語所研究員陳熙遠說,檔案1996年起數位化,好些學者還是希望親見原件,也有人因研究紙質,一定要看原件。

這些珍貴檔案,1921年在北京曾險遭焚毀,又差點變再生紙,最後由史語所首任所長傅斯年從藏書家手中購入,之後一路顛簸來台。陳熙遠說,這些檔案並非僅可觀察中國或清朝朝廷,還能看到上層政治與下層社會、中央與邊陲的互動。

像清順治年間翟鳳翥所撰《鄉約鐸書》,在書中以通俗案例闡釋皇帝聖諭如「孝順父母」等,是所謂聖人之學、教化用書,也有如當代教師手冊、課綱。陳熙遠說,這些「聖王教化」之書顯示皇帝不只是政權負責人,也是道德教化楷模。

這些聖王教化書當時還影響其他國家地區,陳熙遠說,像范鋐的《六諭衍義》轉譯成日文後,成為幕府時代武士教育很重要的教科書。

大清帝國擁有多個藩屬國,內閣大庫資料也有許多相關資料。陳熙遠說,有些日本學者就是研究朝鮮當年上書給皇帝的「表文」,還有國外學者研究這些檔案從早期用質佳的「高麗紙」、到清朝晚期時紙質不再的演變,這些檔案對台灣史研究更是重要。

但要解讀史料並不容易,陳熙遠近年以紅外線掃描,發現一張清宮殿宴席座位表下竟另藏他圖。這張宴席座位表,是在「太和殿」舉行,陳熙遠說,由於圖上有塗改痕跡,他想到用紅外線掃描,沒想到下面出現另張宴席座位表。

兩張座位表最明顯的差異是受邀者,藏在下面的座位表,在內殿皇帝寶座旁列「后父」桌次,陳熙遠指出,只有皇帝大婚之際,會連皇后父親及親屬也邀請。

陳熙遠推敲,清朝許多皇帝上位時已不年輕,但皇帝結婚往往很早,算算只有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帝因幼年即位,之後才舉行大婚。

細看圖中,皇帝寶座旁有「起居注官」桌位,此負責記錄皇帝言行的職位,是康熙9年才成立,再考量光緒25年《大清會典圖》記載的大婚座位圖,與此圖差異甚大,答案可揭曉為同治帝。

塗改原圖後的座位表又為哪樁宴席?陳熙遠說,依清規範,只有冬至、元旦、皇帝生日,才須在太和殿辦宴,乾隆又規範逢皇帝旬壽(生日每滿10年)才在太和殿辦宴,推敲該宴是同治旬壽舉辦。只可惜,1872年結婚的同治,1874年底就病逝,來不及過20歲生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