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不異空】天鵝 文/朱泓熹 |2024.03.31 語音朗讀 26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朱泓熹圖/朱泓熹圖/朱泓熹圖/朱泓熹圖/朱泓熹圖/朱泓熹作者簡介 朱泓熹 1967年生。1993年,擔任法鼓山聖嚴法師的攝影義工。1995年開始學弘一大師寫經體。1998年創立蓮華軒。曾任故宮展覽組玉石類導覽義工。2012年,師從《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麥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與法蘭斯南亭(Frans Lating)深入攝影。走訪聖地名山、遠征南北極。於今年甫獲第65屆中國文藝獎生態攝影類獎章。著有《攝不異空──朱泓熹行攝30精選集》、《佛偈佛影》、《師偈師影:聖嚴法師掠影集》,曾舉辦「與佛有緣:朱莉弘體抄經展」、「琉璃世界」、「馬年大吉」等攝影個展,及多次參與台北攝影博覽會聯展。圖/朱泓熹圖/朱泓熹圖/朱泓熹圖/朱泓熹 文/朱泓熹棲息於西伯利亞的候鳥大天鵝,為了尋找食物,每年8月開始陸續遷徙避寒過冬。日文漢字為「白鳥」學名大天鵝,別名黃嘴天鵝。英文「SWAN」。大天鵝展翅可達2公尺至2.8公尺。飛行高度可達9千至1萬公尺。性情溫和的大天鵝,實行一夫一妻制。忠貞,純潔,高貴,優雅,浪漫,都是幾千年來人們對天鵝的讚美。位於日本北海道道東弟子屈町,阿寒摩周國立公園,占地面積914平方千米。境內有火山、森林、湖泊、溫泉。冬季開始,屈斜路湖就是來自世界各地攝影師的拍攝天堂。大天鵝可以享受從砂地湧出來的溫泉,並近距離跟遊客互動。無論飛行或降落,游泳或覓食,甚至睡覺……每個動作都是攝影師不想錯過的鏡頭。2017年,當我第一次在北海道拍攝天鵝時,憶起了書法家王羲之愛鵝,當我觀察天鵝靈動彎曲自如的脖子,彷彿中國行草書法的筆法,構成有趣的畫面。清晨和黃昏是不容錯過的拍攝黃金時段,儘管是在零下十幾度的低溫創作,能夠捕捉到這群遠道而來的嬌客,同時,想到牠們遷徙之路,勇敢地飛越千山萬水,閃避狂風暴雨與雷電,展現強大的生命力量。便對牠們生肅然起敬之心!很難跟牠們有時呆萌的模樣,聯想在一起。感恩有多次的因緣,為牠們攝下美麗的身影,用相機鏡頭,記錄這史詩般的遷徙故事。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作品欣賞】 森川里海概念攝影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手機開麥拉】培養攝影眼【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紀實攝影】四季絕景‧只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