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埔里訊】台灣靈巖山寺將在妙蓮老和尚荼毗火化、海葬後封山一年後,承續起仍未完成的「中殿」(大雄寶殿)重建、台中念佛堂新建,及老和尚遺願的觀音大慈閣籌建等,這些重擔將落在接掌寺務的七名當家法師肩上,團隊共治的名單寺方會在一年後公布。

▲靈巖山寺大雄寶殿重建仍在趕工,妙蓮老和尚圓寂後,寺方遵遺囑不發訃文,並決定封山一年,俟大殿完工啟用再重開山門。紀文禮攝
埔里靈巖山寺於民國七十五年啟建,先後完成念佛堂、東西廂寮房、五觀堂、大齋堂、總務堂、講堂、立體停車場、觀音殿、華嚴殿、閱藏樓、藏經樓、地藏殿、彌陀塔等殿堂,是一座規模弘偉的佛教叢林,妙蓮老和尚發願以靈巖山寺為基點,逐步向海內外擴展弘法事業,最後達到培育二百萬僧眾目標。
基於有這樣廣大叢林的藍圖,靈巖山整個工程十分龐大,民國八十五年大雄寶殿落成開光,工程費超過新台幣六億元。妙蓮老和尚數十年來隨緣到各國擇地,播灑佛教種子,全力培育僧才,同時提供各地的信眾有一共修念佛的道場。建寺告一段落,沒想到在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1大地震,山寺重傷幾乎全毀,當時在美弘法的妙蓮老和尚,決心重建靈山道場,於九十二年動土至今,已將念佛堂、山門等整修完成,最重要的大雄寶殿「中殿」也可望在明年中完工。
靈巖山寺大知客自望法師昨天說,寺中二百多名常住眾,會在封山一年間精進用功修持,奉行遺教報答師恩。遍及海內外信眾蓮友關心的中殿重建、台中念佛堂新建工程及老和尚遺願再建的觀音大慈閣,都會在七人當家法師共同住持下,逐一推動完成與籌備,不會懈怠。
因父親馬榮吉任埔里鎮長時,正是妙蓮老和尚建寺初期而結緣甚深的現任埔里鎮長馬文君說,靈巖山寺將由七名當家法師共同住持的模式,並不多見。妙蓮老和尚在九二一震災前,與埔里地方互動相當頻繁且友善,甚至每次朝山法會後,老和尚還會以素齋慰勞基層的社區義工及協勤員警。震災後,寺務的繁忙加上老和尚健康遠不如前,山寺與地方的互動也明顯減少,期待靈巖山寺能順利世代交替,延續和尚弘法度眾的宏願,相信這也是廣大信眾的共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