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通膨代價高 多國再生能源目標開倒車

 |2024.03.25
1234觀看次
字級
越南已是東南亞再生能源領先者,但化石燃料使用量繼續成長,1月煤炭進口量激增217%。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經新聞報導,印尼最近下修再生能源目標,凸顯東南亞國家減碳工作所面臨的挑戰,無論馬來西亞和越南,都面臨通膨和融資的顧慮。

印尼國家能源委員會1月透露,計畫將全國能源組合中再生能源2025年所占比率的目標下修為17%至19%,2030年為19%至21%,原定明年的目標為23%。委員會表示,原始目標無法實現。目前,再生能源占印尼能源13%。

不久前,印尼能源部也將實施碳稅的日程進一步延到2026年,最初目標是2022年即生效。

印尼推動綠能大開倒車,原因是擔心能源轉型的成本不斷升高,唯恐放棄化石燃料轉而擁抱低碳技術所帶來「綠色通膨」。

馬來西亞副總理尤索夫告訴日經新聞,馬來西亞的能源轉型計畫依賴進口零部件,不過馬元持續疲弱,使進口成本更加昂貴,也可能使馬國能源轉型受挫。

圖/美聯社

馬國已啟動一項目標遠大的減碳計畫,一口氣提出10個旗艦項目,預計到2030年引進250億馬元(約55億美元)的投資,其中包括建設再生能源專區。

尤索夫也警告,投資人「可能顧及新興技術的風險以及綠色通膨的潛在影響」,取得綠能的資金恐怕愈來愈困難。

而在新加坡,新加坡國家氣候變化祕書處表示,新加坡在開闢綠能面臨限制,因為國家面積極小,無法大規模利用。

而越南身為東南亞再生能源領先者,1月煤炭進口量卻激增217%。越南太陽能和風能擁有超過19百萬瓩(GW)的發電量,是東南亞其餘地區的兩倍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