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語言之外--內在的聲音

張貴傑 |2006.02.08
687觀看次
字級

許多讀者問「創作」很難吧?我們又不是藝術家怎會創作呢?我想繪畫藝術治療的最後一周就來談談創作與我們的內在吧!

在人類的世界裡,我們已精熟地運用文字與語言與他人進行溝通,且能夠在這樣的溝通交流中,對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感受經驗得到滿足感。然後在人際的世界裡,我們能夠滿意自己,能夠「適當地」紓解情緒。

只是,在繁忙的現代生活裡,愈來愈多人自顧不暇,愈來愈多人對環境與他人不信任,漸漸地,拉開人與人間的距離。再者,當現實世界中,人們把眼光都顧及在人與人的喜好善惡中,往往得到的結果是,愈來愈多會在乎他人眼光的人。而荒謬卻是,此刻人們愈來愈少與自己內在進行接觸,忘了先與自己內在進行深度接觸後,才可能顧及他人的基本要件。

在將眼光放在他人身上時,可選擇停留腳步,看看自己的步伐,是否容易受別人影響?看看自己的情感,是否容易受到他人牽動?也試試看,自己是否花許多時間對不同朋友傾訴相同困境?如果答案都是「是」的話,那麼我們的確太少照顧自己的內在聲音了。

生命中有許多韻律或節奏,如果不斷地重複彈唱同首曲調,那麼就值得花點時間,試試看不同方式的創作力歷程。

所以啊!「創作」是什麼?它可以是一種內在自然的展現,翻閱許多坊間素人藝術家的創作歷程,那種渾然天生的淳樸,不正是展現創作者本身的內在質樸。

於是,繪畫創作不再只是好看與否,而是能否跟隨自身的內在聲音,將自己內在世界對自己展現的過程罷了。

許多時候,我們只需要將自己的內在世界,用各種顏色或色塊呈現,感覺就容易被帶領或宣洩出來。而這樣的宣洩對許多人是種「昇華」,也是種自然展現。至少這樣是「安全」的!

找到一種方式,超越語言之外的方式,或許有機會貼近自己內在最深沉的嘆息與感動。隨著讓生命的顏色可自在地在眼前的白紙上躍動。

(本文作者為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資深心理治療師及專業督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