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冬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二至四月是發病高峰期。一旦患病,病情發展快,且致死率高。可接種疫苗預防,但若有嚴重臟器功能不全及有過敏史者,則不宜接種。
人感染流腦後僅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會出現臨床症狀,潛伏期一般為一至十天。發病後,患者會出現突發高熱、頭痛、嘔吐、神智改變症狀,病情發展快,且病死率高。患者主要是十五歲以下者,六個月至二歲嬰幼兒特別容易感染。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傳染病,病菌會存在於人體鼻咽腔分泌物中,透過說話、咳嗽、打噴嚏,再經空氣飛沫傳播,與帶菌者密切接觸,例如懷抱、餵奶是二歲以下幼兒感染重要途徑。
預防流腦除了要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與自我防病能力外,更須注意防寒保暖,增加免疫力。一旦發生發熱伴頭痛、咽痛、咳嗽等疑似症狀,就應速就醫。同時,接種流腦疫苗是控制流腦發病的根本措施。
但並非所有人皆適合接種疫苗。專家提醒,民眾有以下情況,不適宜接種流腦疫苗,分別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者、有高熱驚厥病史者、有嚴重心、肝、腎臟病,尤其是臟器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系統疾病和精神病者,及有過敏史者。
另外,若發燒或正處於疾病急性期,也不宜接種。流腦疫苗接種後六至八小時可能出現紅暈或壓痛感,二十四小時後可逐漸消退。三年內已經接種過A+C群流腦疫苗者,也不需再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