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陽明交大擬實施16周學制 教育部要求提出配套

 |2024.03.16
1068觀看次
字級
清大等校擬將學期縮減為16周,進而與國際接軌。圖/資料照片

【中央社台北訊】清大、陽明交大等校擬將學期縮減為16周,進而與國際接軌。兩校教務長都表示,學生普遍支持,但較擔心課程被壓縮。教育部表示,事涉學生權益,會請學校說明完整配套措施。

台灣的大專1學期是18周,國外是16周左右,導致學生如果要到海外交換學習,學期銜接會遇到一些麻煩。國立台灣大學系統3校(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近年陸續完成試辦,已正式實施16周制,112年度第1學期的寒假從去年(112年)12月25日開始,外籍生都能及時返鄉過耶誕節,一度被學生戲稱是「最長的寒假」。

除了台大系統,近年也有許多大學開始嘗試調整,例如中國文化大學113學年度起,便鼓勵教師將期末考提前到第16周,第17、18周安排自主學習,開放多元課程和活動讓學生選擇。

圖/資料照片

清華大學正進行校內程序,準備實施16周制。教務長巫勇賢今天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16周制有助於國際交流,學生也會有更多彈性規畫自學、產業實習等活動。

巫勇賢表示,目前溝通下來,學生最擔心18周變成16周,會導致課程濃縮、學習步調加快,負擔會比較大,期盼教師的授課內容也要相應調整,不能什麼都沒有變。

與清大鄰近的陽明交通大學也預計要實施16周制。教務長陳永昇表示,4年前就開始實施「16加2」的模式,即16周加上2周彈性學習,推動幾年下來成效不錯,師生反映都很好。

陳永昇表示,去年開始已讓授課教師把課程都改成16周,但學校行事曆還是18周,3月底將舉行公聽會,預計113學年度全面實施16周制,完成相關程序後就會報到教育部。

中央社記者問,少了2周課程,學費是否也會減少?陳永昇表示,目前學生較沒提到這個,反而較擔心課程壓縮問題,尤其是有些課程與國家考試有關,「老師教的不夠會影響考試。」不過這幾年實施下來,教師都會調整授課內容,避免填鴨式教學,著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其實影響不大。

政治大學與清大、陽明交大同屬「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方表示,112學年度起已推動「16加2周」課程,未來將視校內回饋狀況,研議下一步政策推動方向。

圖/資料照片

教育部表示,大學調整學期授課週數,因涉及學生學習權益及教師教學規畫,建議要辦理校內溝通諮詢會議,納入學則修正並經校務會議通過,確保校內多元意見交流及落實民主正當性。

「大學法施行細則」第23條規定,大學原則以授課滿18小時為一學分。目前包括台大系統3校、台北大學等,訂定學期周數彈性,但仍以一學分授課18小時為原則,課程則可在16周內完成。

如果要在113學年度實施,依規定須在5月1日到6月15日期間,辦理報部備查作業。教育部會要求說明規畫目標、學則修訂情形(如學期周數、學分計算、選課作業時程、成績考核規定等)、行事曆安排、校內溝通協調機制、學雜費收費方式、教師授課時數及鐘點費等完整配套措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